[发明专利]一种高含硼地热尾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7698.4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6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良;陈磊;高小荣;邵衍福;邵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征迪能源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11218 | 代理人: | 韦庆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含硼 地热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含硼地热尾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地热资源储量丰富,现以北方开发利用为主,寒冷时节用于城镇居民采暖,既节省了大量燃煤,又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
为防止无度开采地热资源,地热开发要求“一井一灌”,旨在保护深层水源。但回灌井钻井费用高昂、使用期限短暂,所以制约了地热开发事业快速发展。以咸阳区域为例,打一口回灌井成本愈500万元(井深3300m×1550元/m=511.5万元),当尾水回灌地层3~6个月后,近井地带便产生污染淤塞,失去回灌作用。初步统计,冬季供暖期间,全国每天累积汲取地热水量已愈百万吨,而尾水回灌数量不足20%,即绝大部分尾水直接外排或经生活污水处理厂予以处理。
实施地热尾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地热尾水经处理后,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或地面水排放标准,这样既可缓解了淡水缺乏局面,又能弥补浅层地下水源不足问题,并且一旦浅层水系饱和后,会向地层纵深渗透,恢复深层水源。总之,无论是从能源接替的战略发展考虑,还是着眼于现实需求,实施地热尾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不单纯依赖回灌井处置尾水,皆不失为一项重要举措。
“地热尾水”是指经板框换热之后的地热原水,一般源于地表下1000~3500m深处,水质组分十分复杂,不仅矿化度高,重金属离子(铅、铬、锌、汞等)及非金属离子(硼、砷、氟等)含量也比较高。以咸阳区域为例,地热尾水硼含量约100mg/L,超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指标(≤0.5mg/L)200倍。有关毒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人体吸收超过100mg硼之后,会产生中毒现象,首先伤及内脏,甚至造成生命危险。如果农作物、经济作物及蔬菜浇灌用水中含硼量≥30mg/L时,会造成减产或绝收。
在除硼工艺方面,日本生产的“除硼专用RO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处理地热尾水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艺复杂,首先需将尾水(原水)pH值从7.1调高至10.5以上,待终端产水后再加酸性物质中和,如此一来,必然导致各项费用增加;二是除硼率≤90%,依然超出中国国家标准的20倍;三是产水率≤60%,余下的40%仍会造成二次污染;四是“除硼专用膜”耐温≤40℃,而地热尾水为50~55℃,不能直接进膜。而采用过滤吸附技术处理地热尾水,在地热尾水含硼量100mg/L时,采用国内外生产的10余种除硼树脂或介质,分别进行室内实验及现场小型试验,虽经四级过滤吸附,除硼率仍小于90%,出水远远高于国家地面水排放标准的要求。因此现有除硼工艺无法满足地热尾水除硼之技术要求。
在除硼设备方面,在设备内置介质进行吸附过滤时,国内外均采用“水帽”(一种小型伞状过滤器)隔离保护介质,同时实施过滤功能。水帽多为PE材质,丝扣(子扣)与花板(钢板)母扣吻合性差,设备运行超过0.5MPa,极易造成丝扣脱落或水帽格栅断裂,导致设备内的介质在短时间内全部流失,不能满足吸附过滤除硼的运行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地热尾水除硼的技术要求,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除硼率低、处理后废水不能充分回收率和达标排放,除硼设备易损坏、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热尾水的处理方法,提高除硼效率、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提高地热尾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本发明的一种高含硼地热尾水的处理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a.地热尾水进入由预过滤器和除硼过滤器组成的除硼装置,去除固体、离子杂质和硼;处理后的出水达到废水排放标准,高含硼浓缩液可以作为提硼原料;
b.除硼过滤器出水进入陶瓷膜超滤设备进行处理;
c.陶瓷膜超滤出水进行一级防渗透处理,一级反渗透出水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d.一级反渗透出水进行二、三级反渗透处理,三级反渗透出水能够达到桶装纯净水卫生标准;
所述预过滤器装填由活性炭和硅藻土烧结而成的过滤介质,所述除硼过滤器装填含有多价醇基和氨基的除硼吸附树脂;
所述除硼过滤器为立式罐形容器,由罐上端、罐体、罐下端三部分组成;所述罐上端的顶部设有进排气阀;所述罐下端的底部设有排污阀;所述罐体的下部一侧设有地热尾水进口,所述罐体的上部与所述地热尾水进口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产水口;在所述地热尾水进口之上设有下花板,在所述产水口之下设有上花板,在所述上花板和所述下花板的下面安有纤维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征迪能源助剂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徐州征迪能源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76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充水水质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理污水的发酵菌添加剂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