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用自动排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7501.7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8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彭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玉良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34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用 自动 排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用自动排水器。
背景技术
空调是指用人工手段,对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空调在工作时,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室外机)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所以室外机吹出来的是热风,然后到毛细管,进入蒸发器(室内机),由于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室内机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所以室内机吹出来的就是冷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顺着水管流出去,这就是空调会出水的原因,目前空调的排水不便已经成为很多生产厂家最难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中央空调,由于空调的排水管道是设置在空调的上方的,因此在实际的排水中水流是无法向上流淌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会发现,很多使用者会将空调的排水管加长直接采用接水器皿人工接水,使用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水方便的空调用自动排水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空调用自动排水器,包括接水盒,排水电机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水盒上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的盖板的下表面上通过一组螺钉固定一隔板,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隔板上,所述的排水电机设置在隔板下端且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排水电机下端设置一水泵,所述水泵的吸水管垂直向下,所述的水泵出水管设置在水泵一侧且由盖板穿出,所述的接水盒的一侧设置一入水管,所述的隔板一侧设置一浮动开关,所述的浮动开关通过导线连接于控制器上,所述的控制器上设置电源线。
所述的浮动开关包括一浮杆和一浮球组成,浮球设置在浮杆上,浮杆顶部设置感应器,充分使用水浮力的作用,节能方便。
所述的控制器外侧设置有一封闭的盒体,避免了控制器遇水造成短路,安全性高。
所述的接水盒的外侧包裹有一层泡沫板,避免了内部水冷造成外壁出现水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接水盒收集水后由水泵输送,实现了低位水向高位流淌,解决了空调排水不便的困扰,调试灵活,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空调用自动排水器,包括接水盒1,排水电机2和控制器3,接水盒1上设置有一盖板4,盖板4的下表面上通过一组螺钉5固定一隔板6,控制器3设置在隔板6上,排水电机2设置在隔板6下端且与控制器3相连接,排水电机2下端设置一水泵7,水泵7的吸水管8垂直向下,水泵7出水管9设置在水泵7一侧且由盖板4穿出,接水盒1的一侧设置一入水管10,隔板6一侧设置一浮动开关11,浮动开关11通过导线12连接于控制器3上,控制器3上设置电源线13,这样设置后,将装置连接在空调的排水口,通过浮动开关11传递信号给控制器3后,排水电机2控制水泵7将接水盒1内的水排出,方便快捷,浮动开关11包括一浮杆14和一浮球15组成,浮球15设置在浮杆14上,浮杆14顶部设置感应器16,充分使用水浮力的作用,节能方便,控制器3外侧设置有一封闭的盒体17,避免了控制器3遇水造成短路,安全性高,接水盒1的外侧包裹有一层泡沫板18,避免了内部水冷造成接水盒1外壁出现水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玉良,未经彭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7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