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激光传感器时分、波分联合复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76973.0 | 申请日: | 2014-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4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斌;顾宏灿;李玉;李日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H01S3/067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余丽霞 |
| 地址: | 43003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激光 传感器 时分 联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激光传感器复用方法,具体涉及光纤激光传感器时分、波分联合复用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器应用于传感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不受电磁干扰等特性,在水声探测、振动传感和声监测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某些应用领域,对光纤激光传感器的复用规模要求较高,例如在水声探测的应用中,由于水下声场的复杂性,水听器都以阵列的形式投入应用,以提高对水声信号的空间增益,阵列规模通常达到32元以上。光纤激光传感器使用光纤激光器作为传感单元,结合其波长的本征可复用特性,可在单根光纤内复用多个光纤激光传感器,使其阵列系统缆径小而便于携带和布放。从国内外的研究报道来看,目前对光纤激光传感器成阵技术的研究仅限于波分复用技术,而受光纤激光器同线泵浦能力和光纤激光器出射光波段带宽的限制,使用单一的波分复用技术,目前光纤激光水听器阵列的最大复用数也只达到16阵元,要达到大规模成阵的实际应用需求,仍需要探寻其它的有效复用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激光传感器时分、波分联合复用方法,基于时分和波分联合复用技术,以低成本、高可靠度构建直径小、轻型的大规模光纤激光传感器阵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光纤激光传感器时分、波分联合复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构建时分复用结构:采用光开关对m个通道中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光进行强度调制,以产生高消光比的窄脉冲光信号实现通道选择,从而构建时分复用结构;
(二)、时分、波分联合复用:使用波分多路复用方法,在每个时分复用通道中构建n元光纤激光传感器线形波分复用阵列,以实现光纤激光传感器时分、波分的联合复用;
(三)、激光波长位移信息转化:对步骤(一)中被选通通道,使用波分多路复用方法通过同一个非平衡光纤干涉仪将该通道中各激光波长的位移信息转化为干涉仪输出相位的变化;
(四)、解调光纤激光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传感信号:由解波分复用器将不同波长的干涉信息分离至n路信号解调电路,结合光开关的调制脉冲控制时序,解调出对应时分通道的相应波长的光纤激光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传感信号,m、n为自然数。
上述技术方案的步骤(一)中,通道选择的方法为使用m×1型光开关或使用m个独立的光开关,配合m×1合束器实现m个信道的信道选择。
上述技术方案的步骤(三)中,使用非平衡光纤Michelson干涉仪将各激光波长的位移信息转化为干涉仪相应输出相位的变化。
上述技术方案的步骤(三)中,使用非平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将各激光波长的位移信息转化为干涉仪相应输出相位的变化。
进一步地,由2×2耦合器和3×3耦合器组成的非平衡光纤Michelson干涉仪,在三路干涉输出后分别接入解波分复用器,结合光开关的调制脉冲控制时序,将各时分通道中不同波长的光纤激光传感器的干涉信号分离至相应的解调电路。
或者使用基于3×3耦合器的非平衡光纤Michelson干涉仪,对两路进行干涉输出后分别接入解波分复用器,结合光开关的调制脉冲控制时序,将各时分通道中不同波长的光纤激光传感器的干涉信号分离至相应的解调电路。
或者使用基于2×2耦合器的非平衡光纤Michelson干涉仪,干涉仪输出信号接入解波分复用器,结合光开关的调制脉冲控制时序,将各时分通道中不同波长的光纤激光传感器的干涉信号分离至相应通道的解调电路。
光纤激光传感器出射激光是靠增益介质的受激辐射向外发出大量的光子而形成的,在此过程中,泵浦激光需要将大量处于低能级的粒子抽运到高能级上,使粒子数密度反转分布值达到阈值以上,这时增益系数大于总损耗系数,激光传感器开始出射激光,该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过程才能达到稳态。光纤激光传感器从接受泵浦激光作用到稳定出射激光,整个物理过程需要的时间甚至可达到ms级。因此,现有的基于泵浦光源脉宽调制的时分复用方法对光纤激光传感器成阵是不可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6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RCD的自动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摇瓶培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