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6971.1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3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飞;郑立清;刘远方;叶伟杰;胡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3/02 | 分类号: | H01H23/02;H01H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赵国虹 |
地址: | 3256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墙壁开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开关结构,特别是一种无螺纹接线端子的双控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双控开关结构中的动触头多为左右摆动的形式,此结构使得装置结构较为复杂,空间难以缩小且对装置的组装效率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接线端子为无螺纹接线端子的双控开关。此外,目前市场上所见到的无螺纹接线开关的结构繁多,大多存在无螺纹连接结构只能接截面积为2.5mm2及以下的硬导线,不能接4mm2的硬导线的问题,假如硬将现有的无螺纹接线开关连接4mm2的硬导线使用,即使能接上,则其接线端子的电接触性能与硬导线的载流能力严重失衡(如4mm2的铜芯硬导线安全载流值为28A,而接线端子的实际的电接触的安全、稳定的导电能力达不到28A),并在最多5次接线操作后,其内的弹簧片的塑性变形严重,导致温升、虚接等安全隐患,轻者导致载流能力下降,重者因电接触性能失效造成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速度快、工作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开关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关结构,包括钮子装置3、动触头支撑件4、触头导电组件5、弹簧片6、退线子7及基座8,所述的触头导电组件5包括导电件510和两个静触头支撑件,所述的两个静触头支撑件相向延伸出上下相对应设置的两个静触头,所述的导电件510由两个门字型结构并排连接组成并安装在基座8的一侧,所述的两个静触头支撑件均为门字型结构并安装在基座8另一侧,所述导电件510和两个静触头支撑件的门字型结构内安装有弹簧片6,由弹簧片6与门字型结构配合形成夹持导线的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所述的动触头支撑件4安装在基座8内并被导电件510向开关中部延伸出的支点所支撑,所述的动触头支撑件4向两个静触头方向延伸设有动触头404,所述的钮子装置3与动触头支撑件4相接触,通过摆动钮子装置3使动触头支撑件4以导电件510向开关中部延伸出的支点为支撑摆动,从而驱动动触头404在两个相对应设置的静触头之间上下摆动,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形成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导电件510和两个静触头支撑件的门字型结构垂直部分的其中一侧是端子片,所述的端子片包括端子片斜面,所述的弹簧片6包括压线部分611和卡线部分612,所述的压线部分611和卡线部分612与门型结构垂直部分的端子片接触对导线形成限位固定,由弹簧片6、端子片斜面以及基座8侧壁形成固定导线的三角形区域,其中端子片斜面与基座8侧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所述的弹簧片6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卡线片段601、第一弧段602、连接片段603、第二弧段604、压线片段605、第三弧段606及限位片段607,三个弧段构成了S型的弹簧片6,弹簧片6安装在基座8的弹簧片安装槽内且被触头导电组件5的门型结构包围限位,所述的卡线片段601端部为卡线部601a,第二弧段604的弧面部分为压线部604a,所述的卡线部601a和压线部604a相对于端子片515并且相邻于基座8内的接线孔801设置,所述的限位片段607贴靠在门型结构侧壁上固定限位弹簧片6,导线挤压卡线部601a使卡线片段601发生变形,卡线片段601产生反作用力使压线部604a挤压导线线芯部分,同时压线部604a对导线进行限位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退线子7安装在基座8内相应的限位槽中,退线子7包括退线子7两翼的退线导向耳710,所述的退线导向耳710包括上部与侧面连接处的退线弧面711及下部的导向斜面712,所述的退线弧面711与弹簧片6的卡线部底面相接触,退线时退线弧面711推动卡线部使卡线部对导线失去作用力从而拔出导线实现退线功能,所述的导向斜面712安装在基座8内的斜面导轨805上,使退线子7沿导向斜面712向斜上方运动。
进一步,基座8内安装有两个静触头支撑件的一侧设置有触点保护壁806,所述的两个静触头支撑件安装在触点保护壁806与基座8两侧的侧壁之间,所述的两个静触头支撑件的两个静触头延伸到触点保护壁806内,所述的触点保护壁806开口朝向基座8另一侧的导电件510并半包围两个静触头及动触头并将触头与其他机构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6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