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消息组合变异的服务脆弱性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6188.5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3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迎周;仉雪玲;孙韦翠;孙健;高海燕;王子元;嵇宇;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消息 组合 变异 服务 脆弱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基于SOAP消息组合变异的Web服务(Web Service,简称WS)脆弱性测试方法,解决了因WS本身存在的脆弱性而制约了其发展空间的问题,用测试的方法寻找服务中的安全漏洞和受到威胁的安全策略,属于信息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框架成为实现基于Web的分布式系统[1]的主导技术。通常情况下,Web服务是实现基于SOA的软件系统的一个必要技术。在Web服务中使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包括: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和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UDDI),所有这些都有助于确保Web服务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强大的整合能力.Web服务支持的开放性和动态互操作性进行建模,并且可以大大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当与其他软件组件集成费用[2]。然而,与常见的Web应用程序相比,由于(1)操作(客户端)的环境未得到充分的信任和(2)Web服务的运行状态通常是开放的。Web服务的体系结构和操作特性也比较容易出现漏洞的故障。
随着SOAP、UDDI及WSDL等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Web服务的应用领域愈加广泛,使得对Web服务的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是在安全攸关的经济、金融、军事、航天等领域,Web服务的安全成为重中只重.正因如此为确保Web服务的服务质量,Web服务的的安全测试成为不可缺失的部分。当前Web服务的安全性测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SOAP消息测试;(2)WSDL文档测试;(3)SOA系统发布服务和绑定服务的能力的测试;(4)Web服务的异步通信功能以及它们的同步远程调用过程(RPC)的能力测试;(5)SOAP消息中介功能,监控SLA(服务水平协议)和服务质量(QoS)水平的质量测试,以及(6)Web服务性能测试[3]。
增加网络服务测试复杂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开发和应用的环境的差异,这增加了在Web服务实际运行部署之前测试的困难;(2)使用自动测试方法和技术,该技术需要一个服务接口的设计和实施;(3)被测Web服务的性能和可扩展性,这需要考虑大量用户通过不同的环境的并发访问服务;4)Web服务与常规的测试对象不同的特征,如分布性,动态发现,动态绑定,隐形过程调用;(5)该服务方法和接口发布后安全风险增加,这增加了系统被攻击的可能;(6)Web服务的应用程序通常涉及服务供应商,发布者和用户,所有这些在测试的不同阶段都必须涉及。这些和其他分布式特点可能会使如测试安排与组织,缺陷管理和结果评估等活动非常困难[1]。
目前大多数测试是基于传统的Web服务测试框架进进行,其中包括:合约测试[4];使用多个服务等级,如基础架构,单元和整合,以验证正确性[1];数据扰动技术来测试Web服务的基于XML模式的质量。当前大部分研究SOAP消息规则变异一次仅注入一个变异体,因此组合变异是非常有前途的,用以测试Web服务漏洞与组合突变。此外,已经确定的是,在某些情况下,高达约98%失效的可能是由对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参考文献:
[1].Samer H,Malcolm M(2007)An approach for specification-based test case generation for Web services.In:Proceeding of computer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IEEE/AC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pp16–23
[2].Shaban MJ,Gillian D,Jing S(2009)Towards specification based testing for semantic Web services.In:Proceeding of2009Australian software engineering conference,pp54–63
[3].Bloomberg J(2002)Testing web services today and tomorrow.Ration Edge E-zine for the Rational Community
[4].Jinfu Chen.(2013)A Web services vulnerability testing approach based on combinatorial mutation and SOAP message mutation.Springer2013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61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