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热凉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6012.X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震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3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热 凉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凉茶,尤其是一种清热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2006年5月20日,凉茶配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凉茶“既不凉、也不是茶”,它是广东、香港、澳门地区民间常用复方或单味土产草药煎熬而成的饮料。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凉茶是人们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饮料。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既无剂量限制,也无需医生指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白茅根为主要原料,以水为主要成份的饮料。
这种清热凉茶,由下列重量份构成:茅根30-50份、岗梅20-30份、淡竹叶30-40份、薄荷5-10份、山芝麻25-35份、山楂叶10-20份、金沙藤20-30、金樱根15-20份、木蝴蝶15-25份、金钱草30-40份、火炭母20-30份、金银花20-30份、葛花25-30份、柠檬酸10-15份、白砂糖50-60份。
清热凉茶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把茅根30-50份、岗梅20-30份、淡竹叶30-40份、薄荷5-10份、山芝麻25-35份、山楂叶10-20份、金沙藤20-30、金樱根15-20份、木蝴蝶15-25份、金钱草30-40份、火炭母20-30份、金银花20-30份、葛花25-30份切成小片,放入水中,共煮20-30分钟,再加入白砂糖50-60份搅匀,待到等到上述茶液冷却后,去渣取汁,把茶汤灌在瓶中,在密封前注入柠檬酸。
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凉茶清热效果更好,比如板蓝根凉茶,更能起保健作用:夏季暑湿当道,与其它凉茶的性味偏寒凉,易损害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损伤胃肠相比,本发明更能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这种清热凉茶,由下列重量kg构成:茅根30kg、岗梅20kg、淡竹叶30kg、薄荷5kg、山芝麻25kg、山楂叶10kg、金沙藤20kg、金樱根15kg、木蝴蝶15kg、金钱草30kg、火炭母20kg、金银花20kg、葛花25kg、柠檬酸10kg、白砂糖50kg。
清热凉茶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把茅根30kg、岗梅20kg、淡竹叶30kg、薄荷5kg、山芝麻25kg、山楂叶10kg、金沙藤20kg、金樱根15kg、木蝴蝶15kg、金钱草30kg、火炭母20kg、金银花20kg、葛花25kg切成小片,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再加入白砂糖50kg搅匀,待到等到上述茶液冷却后,去渣取汁,把茶汤灌在瓶中,在密封前注入柠檬酸。
实施例2:
这种清热凉茶,由下列重量kg构成:茅根50kg、岗梅30kg、淡竹叶40kg、薄荷10kg、山芝麻35kg、山楂叶20kg、金沙藤30、金樱根20kg、木蝴蝶25kg、金钱草40kg、火炭母30kg、金银花30kg、葛花30kg、柠檬酸15kg、白砂糖60kg。清热凉茶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把茅根50kg、岗梅30kg、淡竹叶40kg、薄荷10kg、山芝麻35kg、山楂叶20kg、金沙藤30、金樱根20kg、木蝴蝶25kg、金钱草40kg、火炭母30kg、金银花30kg、葛花30kg切成小片,放入水中,共煮30分钟,再加入白砂糖60kg搅匀,待到等到上述茶液冷却后,去渣取汁,把茶汤灌在瓶中,在密封前注入柠檬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震,未经黄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60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生物降解地膜
- 下一篇:一种空气换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