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种子培育草莓实生苗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5407.8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5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卞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卞佳林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种子 培育 草莓 实生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基,尤其是涉及一种草莓的培养基,属于苗木的组织培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草莓生产种类比较单一,尤其在育苗方面,育苗体质陈旧,通常以结果母株作为母苗,且连年使用,种苗的成活率低,且生产周期长,质量不稳定,且此种方式劳动强度大,劳动成本高,收益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繁殖速度快、成活率高的利用种子培育草莓实生苗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种子培育草莓实生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果种选取:选取5-6月份果实采摘后单株上的浆果,去果梗后冲洗干净,然后将果实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水后搅拌,搅拌速度为500-700r/min,搅拌10-15s后,静置5-10min后,过滤得到草莓种子;
(2)种子处理:首先将种子放入65-70℃的水中搅拌浸洗15-20min,然后在低于20℃的温度条件下浸泡2-3h后揉搓至种皮干净,最后经漂洗后于25-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
(3)播种:对播种盆内的营养土进行浸湿处理,然后在营养土的表面播撒草莓种子,播撒密度为3-4g/m2,然后在草莓种子表面覆盖一层土,然后再覆盖塑料膜;
(4)后期管理:利用喷壶洒水保持土壤湿度,然后,在长出1-2片真叶后进行分苗,分苗后长至5片真叶后施肥。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水和果实的质量比为:2:1。
且步骤(3)中所述的营养土包括沙壤土、腐殖土和砂,且所述的沙壤土、腐殖土和砂的质量比为10:2:1。
而步骤(4)中所述的施肥的方法为以0.2%浓度的氮肥喷洒于苗的叶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利用种子培育草莓实生苗,并优化了培育方法,使得草莓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在后续的移栽过程中,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且一年后即可结果,缩短了生产周期,且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成本,利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利用种子培育草莓实生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果种选取:选取5-6月份果实采摘后单株上的浆果,去果梗后冲洗干净,然后将果实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水后搅拌,水和果实的质量比为:2:1,搅拌速度为500r/min,搅拌15s后,静置10min后,过滤得到草莓种子;
(2)种子处理:首先将种子放入65℃的水中搅拌浸洗20min,然后在低于20℃的温度条件下浸泡3h后揉搓至种皮干净,最后经漂洗后于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
(3)播种:对播种盆内的营养土进行浸湿处理,然后在营养土的表面播撒草莓种子,所述的营养土包括沙壤土、腐殖土和砂,且所述的沙壤土、腐殖土和砂的质量比为10:2:1,播撒密度为3-4g/m2,然后在草莓种子表面覆盖一层土,然后再覆盖塑料膜;
(4)后期管理:利用喷壶洒水保持土壤湿度,然后,在长出1-2片真叶后进行分苗,分苗后长至5片真叶后施肥,且所述的施肥的方法为以0.2%浓度的氮肥喷洒于苗的叶面。
实施例2:
一种利用种子培育草莓实生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果种选取:选取5-6月份果实采摘后单株上的浆果,去果梗后冲洗干净,然后将果实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水后搅拌,水和果实的质量比为:2:1,搅拌速度为700r/min,搅拌10s后,静置5min后,过滤得到草莓种子;
(2)种子处理:首先将种子放入70℃的水中搅拌浸洗15min,然后在低于20℃的温度条件下浸泡2h后揉搓至种皮干净,最后经漂洗后于25℃的温度条件下催芽;
(3)播种:对播种盆内的营养土进行浸湿处理,然后在营养土的表面播撒草莓种子,所述的营养土包括沙壤土、腐殖土和砂,且所述的沙壤土、腐殖土和砂的质量比为10:2:1,播撒密度为3-4g/m2,然后在草莓种子表面覆盖一层土,然后再覆盖塑料膜;
(4)后期管理:利用喷壶洒水保持土壤湿度,然后,在长出1-2片真叶后进行分苗,分苗后长至5片真叶后施肥,且所述的施肥的方法为以0.2%浓度的氮肥喷洒于苗的叶面。
实施例3:
一种利用种子培育草莓实生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卞佳林,未经卞佳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54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轮铣槽机的铣削装置及双轮铣槽机
- 下一篇:自动称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