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发控制系统、分发系统和分发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5363.9 | 申请日: | 2014-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2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笠谷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郭定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发 控制系统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发控制系统、分发系统以及分发控制方法,能够传送数据至如个人计算机和电子黑板之类的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云计算已用于多个领域。云计算是用户使用连接于因特网的通信终端使用由因特网上的服务器提供的服务(云服务)并对该服务进行支付的服务使用模式。
因特网上携带的网络内容为了响应多种需求的目的而被丰富化。因此,使用用于通过因特网来使用服务的通信终端来访问丰富化的内容引起通信终端上的负荷不适当地很高的问题。
作为降低通信终端上负荷的技术,存在称为瘦客户端的技术(例如,参考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7-221229)。该瘦客户端技术使用因特网环境允许多种应用以基于网络的方式在通信终端上执行。
即使利用该瘦客户端技术,仍然存在高负荷施加于通信终端来访问丰富化的内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至少部分地解决传统技术的问题。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发控制系统,其包括生成单元,配置为从内容数据生成图像数据;裁出单元,配置为裁出该图像数据的部分;转换单元,配置为将裁出图像数据转换为传送数据;以及传送单元,配置为将该传送数据传送至通信终端。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发系统,其包括根据以上实施例的分发控制系统;以及通信终端。
根据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发控制方法,用于将从内容数据生成的图像数据转换为传送数据并将该传送数据传送至多个通信终端。该分发控制方法包括裁出图像数据的一部分;并将裁出图像数据转换为传送数据。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目标、特征、优点和技术以及产业重要性将通过阅读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而被更好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分发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当加密狗连接于通信终端时的概念性示图;
图3为说明基本分发方法的概念性示图;
图4为多点传送的概念性示图;
图5为多重显示的概念性示图;
图6为通过分发控制系统使用多个通信终端的组合式分发的概念性示图;
图7为分发控制系统、通信终端、终端管理系统以及网络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图;
图8为加密狗的硬件配置图;
图9为主要说明分发控制系统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10为主要说明通信终端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11为说明终端管理系统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12为分发目的地选择菜单屏幕的概念性视图;
图13为终端管理表的概念性视图;
图14为可用终端管理表的概念性视图;
图15为编码器桥单元的详细示图;
图16为说明转换器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17为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裁出区域指定操作的示图;
图18为说明分发控制系统的基本分发处理的顺序图;
图19为说明通过分发控制系统使用多个通信终端的通信处理的顺序图;
图20为说明时间调整的处理的顺序图;
图21为说明针对从分发控制系统传送至通信终端的数据的通道适配控制的处理的顺序图;
图22为说明针对从通信终端传送至分发控制系统的数据的通道适配控制的处理的顺序图;
图23为说明多重显示处理的顺序图;
图24为说明多重显示处理的顺序图;而
图25为说明多重显示处理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描述的是根据实施例的分发系统1。以下详细描述的是如下发明:这使得网络浏览器(此后称为“浏览器”)和编码器两者在云中通过云计算相互协同地执行并传送视频数据、声音数据等至通信终端。
下文中,“图像”包括静态图像以及运动图像。“视频”主要指代运动图像并还包括静止成为静态图像的运动图像。“静态图像(声音)”表示静态图像和声音中的至少一个。“图像(声音)”表示图像和声音中的至少一个。“视频(声音)”表示视频和声音中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的概要
参考图1所描述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概要。图1为根据本实施例的分发系统的示意图。
系统配置的概要
首先描述的是分发系统1的配置的概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5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