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污泥中制备原料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4619.4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章亮庄;谢田皋;章琳茂;戴凡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琳茂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10G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制备 原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污泥中制备原料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污水处理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理问题日趋突出。目前我国污泥的处理处置多采用填埋,其他处理方式处理污泥的量很小,填埋污泥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资源影响很大,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填埋的污泥超过几亿吨,现在每年填埋量超过3000万吨。这些填埋的污泥还在大量制造新的污染,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恶果。现有技术中对污泥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填埋法,例如:单独填埋、混合填埋和特殊填埋。污泥干化填埋技术是重点,但毒害物质未消除,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环保无法达标,占地成本大,无收入,未利用,毒害物以渗透液形式污染附近水域和土壤,所产生的气体甲烷,存在爆炸和燃烧危险隐患。
2、将污泥作为土地利用,例如,农用、园林绿化利用、土地改造。堆肥技术处理污泥过于简单,有害物质与重金属污染难以消除,环保无法达标,把污泥当成泥土看待,忽略污染,一次性投资与运行成本较建材利用低,毒害物与重金属污染未消除,利用后被扩散二次污染。
3、干化焚烧法,例如单独焚烧 、垃圾混合焚烧和送火电厂焚烧 。流化床炉焚烧,干化混合燃烧发热技术是重点,但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大气污染、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因处理成本太高,而使环保达标十分困难。把污泥当成废弃物一烧了之或者简单利用了其中的热能,一次性投资最大,运行维护费最高,收入低,所产生的废气含二噁英致癌,所产生的悬浮颗粒物致癌或其他病变,继续污染大气环境。
4、将污泥作为建材用,例如制砖、制轻质建材或其他材料,制建材技术简单,其中重金属固化是关键,一般制建材的废气不会处理,大气二次污染严重。毒害物一定程度被固化在建材中,有二次污染环境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将污泥转变为原料油,变废为宝,将污泥中的有机物通过组合催化裂变的方式转变成可储存的能源,不产生二次污染,反应采用的温度低于500℃,所以不含产生二噁英类致癌废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污泥中制备原料油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湿污泥进行机械脱水,使湿污泥含水量为65%-75%,得污泥中间体;
(2)向所述污泥中间体中加入脱硫剂,除臭剂和催化剂,混合搅拌,再次脱水,使得污泥含水量在40%以下,形成干污泥;所述脱硫剂为电石渣,脱硫剂用量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0.1%-1%;所述除臭剂用量为污泥中间体质量的1%-5%;所述催化剂用量为污泥中间体质量的0.1%-0.5%;所述催化剂为由锰、硅、铝、钙、钠、铁和镁组成,其中锰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1%-1.5%,硅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0.8%-1%,铝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0.8%-1%,钙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0.8%-1%,钠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0.1%-0.2%,铁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0.4%-0.5%,镁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0.1%-0.15%;
(3)将所述干污泥进行组合催化裂解反应,反应温度为300℃-500℃,反应时间为20-30分钟,反应在常压下进行;裂解反应之后产生混合汽和渣,从裂解釜顶部收集所述混合汽;
(4)所述混合汽经冷却器冷却,经气液分离,得到气体和油水混合物;
(5)将所述油水混合物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后收集油相,得原料油。
步骤(2)所述电石渣优选是采用电石乙炔法生产乙炔气体所剩余的渣,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含量大于90%。
优选方案:步骤(2)所述催化剂为由锰、硅、铝、钙、钠、铁和镁组成,其中锰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1.5%,硅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1%,铝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1%,钙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1%,钠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0.2%,铁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0.5%,镁占污泥中间体质量的0.15%。
步骤(2)所述除臭剂优选为木屑,木屑用量优选为污泥中间体质量的2%-3%。
步骤(3)所述反应温度优选为400℃-450℃。
优选方案:步骤(4)所述气体经吸附处理后达标排放。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琳茂,未经章琳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4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板开槽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浮动式抓缸体机械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