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空调设备的内部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4264.9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2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A.瑟伊;L.西博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1/10;F24F13/30;F25B41/06;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空调设备 内部 热交换器 | ||
1.一种汽车空调设备的热交换器,包括内部管路(34)和外部管路(32),所述外部管路沿管路纵向(z)至少部分围绕内部管路(34),以构成一个可以流过热交换介质的空隙(36),以及其中,空隙(36)至少部分区段借助在内部管路(34)与外部管路(32)之间径向延伸的隔片(42)分成多个流动通道(37),所述流动通道沿管路纵向(z)汇入通过内部管路(34)的径向缩窄形成的分配或聚集腔(40)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分配或聚集腔(40)是在内部管路(34)的外表面(44)中沿周向(u)延伸的环形凹槽(44)。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凹槽(44)有平坦构造的底段(47),该底段通过相对于管路纵向(z)倾斜延伸的坡道部段(45)过渡到内部管路(34)的沿管路纵向(z)与之邻接的管段(41)的外表面(43)中。
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与分配或聚集腔(40)毗邻的外部管路(32)被流入管或流出管(28)沿径向穿过,所述流入管或流出管与分配或聚集腔(40)流动连接。
5.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隔片(42)设在外部管路(32)的内侧,以及本身沿管路纵向(z)越过分配或聚集腔(40)延伸。
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内部管路(34)从外部管路(32)的至少一个轴向端段(33)沿管路纵向(z)伸出,以及其中,外部管路(32)的所述端段(33)与内部管路(34)的外壁段(39)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外部管路(32)的所述端段(33)与内部管路(34)材料接合式和/或摩擦配合式连接。
8.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6或7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外部管路(32)的所述端段(33)设计为相对于邻接的管段(31)沿径向缩窄。
9.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外部管路(32)设计为高压管,而内部管路(34)设计为低压管,以及其中,在汽车空调设备(20)的制冷剂循环(22)内,用于空隙(36)的流入管(28)可设置在冷凝器(16)的下游,空隙(36)的流出管(24)可设置在膨胀装置(12)的上游,内部管路(34)的流入管(26)可设置在蒸发器(14)的下游,以及内部管路(34)的流出管(30)可设置在压缩器(18)的上游。
10.一种包括制冷剂循环(22)的汽车空调设备,它将至少一个压缩器(18)、冷凝器(16)、膨胀装置(12)和蒸发器(14)在流动技术上互相耦合,用于循环热交换介质,以及它还有一个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10)。
11.一种汽车,包括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设备或包括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热交换器(10)。
12.一种制造按照前列诸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热交换器(10)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外部管路(32),它配备沿径向向内突出的隔片(42),
-制备内部管路(34)并将其部分地沿径向缩窄,以构成分配或聚集腔(40),
-将内部管路(34)插入外部管路(32)内,以及
-连接内部管路(34)与外部管路(32)。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内部管路(34)从外部管路(32)的一个轴向端段(33)沿管路纵向(z)伸出,以及其中,外部管路(32)的所述端段(33)与内部管路(34)的外壁段(39)材料接合式和/或摩擦配合式连接。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外部管路(32)的所述端段(33)为了与内部管路(34)连接沿径向向内变形。
15.按照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方法,其中,在外部管路(32)与内部管路(34)连接前,减小设计在外部管路(32)上的隔片(42)沿径向向内定向的延伸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42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