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轮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4143.4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汪庭文;黄柳志;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02 | 分类号: | B25H1/02;B25H1/14;B25B11/00;B08B3/02;B65G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轮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车辆逐渐走进了每个家庭,车辆加工业也蓬勃发展,其中,车轮是车辆中的一个重要的部件,对车轮的精密加工尤为重要。
在传统的车轮加工的平台中,技术人员需要将车轮搬运到加工平台进行精加工,如打磨等,而传统的加工平台类似一个桌面,结构简单,导致加工不方便,加工效率低,以及影响加工的精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车轮加工平台结构简单,仅为一桌面,不能进行定位,以及不能旋转,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手动旋转,并且需要人工进行搬运,而且需要运输到清洗岗位进行清洗,导致加工时间长,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低,所以,现有技术中的车轮加工平台存在加工平台结构简单,设计不合理,导致加工时间较长,加工效率较低,加工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轮加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轮加工平台存在加工平台结构简单,设计不合理,导致加工时间较长,加工效率较低,加工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加工平台结构设计合理,加工时间较短,加工效率较高,加工精度较高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加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长方体底座;
第一运输导轨,第二运输导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运输导轨通过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长方体底座的左侧连接,所述第二运输导轨通过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长方体底座的右侧连接;
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位于所述长方体底座的上端,所述旋转平台与所述长方体底座通过第一支柱连接,其中,所述旋转平台能够绕所述第一支柱旋转;
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上端面设有长方形清洗槽、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第四导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第四滑槽、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锥形夹具、第二锥形夹具、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圆形旋转铁圈、第二圆形旋转铁圈、第一喷水器、第二喷水器、第三喷水器、第四喷水器;
其中,所述长方形清洗槽位于所述旋转平台的上端面的中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均位于所述长方形清洗槽的左侧,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第四导轨均位于所述长方形清洗槽的右侧,所述第一喷水器,所述第二喷水器,所述第三喷水器,所述第四喷水器均匀分布在所述长方形清洗槽的四周,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位于所述长方形清洗槽的一侧,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四滑槽位于所述长方形清洗槽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四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锥形夹具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一锥形夹具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形旋转铁圈连接;所述第二锥形夹具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挡板连接,所述第二丝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二锥形夹具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形旋转铁圈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第四导轨的尺寸均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三滑槽,所述第四滑槽的尺寸均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锥形夹具与所述第二锥形夹具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锥形夹具内有第一锥形空腔,所述第一锥形空腔内设有第一锥形罩,所述第二锥形夹具内有第二锥形空腔,所述第二锥形空腔内设有第二锥形罩,所述第一锥形罩与所述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二锥形罩与所述第二丝杆连接。
其中,所述长方体底座上端面设有卡槽,所述旋转平台下端面连接有第一卡件,第二卡件,第三卡件,第四卡件,其中,所述第一卡件,所述第二卡件,所述第三卡件,所述第四卡件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卡件,所述第二卡件,所述第三卡件,所述第四卡件的一端均与所述旋转平台销连接,所述另一端均连接有一磁铁。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4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棚栽培番茄采摘机械手爪
- 下一篇:自走式留秆玉米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