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73564.5 | 申请日: | 2014-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6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婴;汪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45/02 | 分类号: | C01G45/02;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纳米 二氧化锰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球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锰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无机材料,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引起了研究者们极大的兴趣。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催化剂、吸附和电化学超级电容器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二氧化锰作为电极材料其性能相对贵金属氧化物比较差,中空结构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较低的密度以及较大的空腔体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制备中空纳米二氧化锰,可以显著提高二氧化锰的比表面积,增大其比电容,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目前很多研究者采用水热法制备中空二氧化锰,但得到的中空微球粒径较大,粒径分布不均匀,也有不少研究者通过模板法结合水热法制备中空纳米二氧化锰,但在后续除去模板的过程对中空结构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方法,可以大大增加二氧化锰的比表面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以高锰酸钾和硫酸锰为原料,引入铈离子,采用水热法制得中空纳米二氧化锰。包括以下步骤:
(1)将2~8mL浓硫酸缓慢滴加到50-60mL去离子水中;
(2)加入硫酸锰,控制其浓度为0.05~0.4 mol/L;
(3)加入高锰酸钾,控制其浓度为0.05~0.2 mol/L;
(4)加入0.75~6g硝酸铈;
(5)搅拌反应0.1~1h;
(6)80~160℃水热反应0.1~12h;
(7)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冲洗数次,80℃下干燥12h,即得中空纳米二氧化锰。
所述的中空纳米二氧化锰是由二氧化锰纳米线组成的直径为150nm的中空球。
所述的中空纳米二氧化锰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在反应体系中引入铈离子,直接水热法一步完成制备中空纳米二氧化锰,实验操作简单,得到的中空纳米球粒径分布均匀。铈离子的存在,有利于二氧化锰形成一维的纳米线,同时增加了反应体系中离子的强度,使二氧化锰纳米离子很快聚集在一起,形成纳米球,大大增加了二氧化锰的比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得纳米二氧化锰的XRD图。
图2是实施例1所得纳米二氧化锰的SEM图。
图3是实施例2所得纳米二氧化锰的SEM图。
图4是实施例3所得纳米二氧化锰的SEM图。
图5是实施例4所得纳米二氧化锰的SEM图。
图6是实施例5所得纳米二氧化锰的SEM图。
图7是所得纳米二氧化锰的充放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首先将2mL浓硫酸缓慢滴加到50mL去离子水中,再将1.69g硫酸锰溶解在上述溶液中,然后缓慢加入0.948g高锰酸钾,室温下,磁力搅拌20min,然后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150℃下反应1h,最后将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冲洗数次后在80℃下干燥12h,即得到中空纳米二氧化锰。
实施例2
首先将2mL浓硫酸缓慢滴加到50mL去离子水中,再将1.69g硫酸锰溶解在上述溶液中,然后依次缓慢加入0.948g高锰酸钾和0.5g六水合硝酸铈,室温下,磁力搅拌20min,然后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150℃下反应1h,最后将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冲洗数次后在80℃下干燥12h,即得到中空纳米二氧化锰。
实施例3
首先将2mL浓硫酸缓慢滴加到50mL去离子水中,再将1.69g硫酸锰溶解在上述溶液中,然后依次缓慢加入0.948g高锰酸钾和0.75g六水合硝酸铈,室温下,磁力搅拌20min,然后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150℃下反应1h,最后将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冲洗数次后在80℃下干燥12h,即得到中空纳米二氧化锰。
实施例4
首先将2mL浓硫酸缓慢滴加到50mL去离子水中,再将1.69g硫酸锰溶解在上述溶液中,然后依次缓慢加入0.948g高锰酸钾和1g六水合硝酸铈,室温下,磁力搅拌20min,然后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150℃下反应1h,最后将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冲洗数次后在80℃下干燥12h,即得到中空纳米二氧化锰。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3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