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海大桥宽大墩身钢筋笼整体预制胎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72826.6 | 申请日: | 2014-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秦体达;毕来发;季英俊;张琦;王宜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钱成岑 |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海大桥 宽大 钢筋 整体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下构施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跨海大桥宽大墩身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墩身钢筋施工:
传统墩身钢筋工程施工:钢筋在加工场集中下料、弯制成半成品,然后将半成品钢筋运输至施工现场绑扎,现场钢筋绑扎还需辅助设置临时脚手架系统。基本施工顺序:工人现场一根根绑扎立筋→绑扎横向水平箍筋→安装拉筋或支撑钢筋,钢筋绑扎完毕安装保护层垫块,立模浇注墩身混凝土。
2)传统施工的局限性:
传统施工中钢筋在加工场集中下料,现场绑扎钢筋,钢筋绑扎的间距、保护层等很难精确控制,且在海洋环境下,工人作业环境差,现场绑扎钢筋易受台风、季风、阵风、暴雨、高温、严寒等恶劣环境的影响,工效较低,作业环境差,对作业工人身体及劳动积极性负面影响大,且伴随较大的安全风险,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可见,传统施工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在跨海大桥宽大墩身施工中,局限性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施工效率高、质量高、安全可靠的墩身钢筋笼整体预制胎架,尤其适用于恶劣海洋环境下宽大墩身钢筋工程施工。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跨海大桥宽大墩身钢筋笼整体预制胎架,包括一各边可拆卸的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的顶边和底边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凹槽,所述框架组件的左右两侧边的内侧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也设有若干凹槽。
上述方案中,框架组件各边上分布有凹槽,钢筋笼绑扎时,各根钢筋可以准确地一一对应放置在各个凹槽内,形成钢筋笼的各边,从而进行迅速、准确、安全地绑扎;绑扎完毕后,直接拆除框架组件各边即可将成品钢筋笼直接投入使用,而框架组件重新组装后又可以投入下一钢筋笼的制作。框架组件的形状可根据所需绑扎的不同形状的钢筋笼调整,其形状与钢筋笼对应。该框架组件可以是多个部件构成的一完整闭合框架,也可以是多个部件构成的非完整框架,但该多个部件在钢筋笼横断面上的投影构成一完整框架,比如一矩形框架可以由相互分离但在钢筋笼横断面上的投影上围成一矩形的各自独立的四边组件组成。所述凹槽可以是最简单的开设于部件上的缺口形成的凹槽,也可以是其他任何部件或形式形成的只要能容纳放置钢筋即可的结构,如侧边凹槽即可由多个上下排列的悬臂形成,上下相邻的两悬臂之间自然形成的空腔即为所述凹槽,钢筋放置于各悬臂上。
作为选择,所述框架组件的左右两侧边的各凹槽的底边还进一步设有一凹槽。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设置的凹槽可以防止其内的钢筋滚动,使用更可靠。当左右两侧边的各凹槽由悬臂构成时,钢筋放置于悬臂上,此时即可直接在悬臂上表面进一步设置防止钢筋滚落的凹槽。
作为进一步选择,所述框架组件呈矩形,其内侧底部两角呈阶梯型,顶部两角由凹槽构成的悬臂长度越往上越长。
上述方案中,矩形四角的特殊设计使得可以绑扎圆角矩形的钢筋笼。
作为进一步选择,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底座,以及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底座和立柱上固定有齿板,所述立柱间也可拆卸固定有齿板,所述各齿板围成一矩形框。
上述方案中,底座和立柱构成基础支撑,而齿板则构成所需的凹槽分布,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高效。
作为进一步选择,所述立柱和底座之间还可拆卸加固有角钢。
上述方案中,角钢进一步强化立柱和底座间的连接,使得结构更稳定可靠,且角钢可根据需要随时拆卸。
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如本发明,各选择即可和其他选择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针对海洋环境下宽大墩身钢筋工程施工,采用本装置,可以不采用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运输至现场绑扎的施工工艺,而是采用拆、装便捷的预制胎架在加工厂内长线法同槽进行钢筋笼整体预制,整条钢筋笼预制完毕,解除胎架横梁和立柱之间的螺栓连接,拆除横梁、立柱,将钢筋笼吊离胎架,集中存放或者直接运至现场安装即可,胎架可立即投入下一条墩身钢筋笼的预制。
本装置实现墩身钢筋工程从高空走向平地,从野外走向车间的工厂化流水作业模式,极大改善一线作业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实现平行作业,提高工效,预制精度高,钢筋间距,保护层控制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且从源头上消除了施工现场钢筋绑扎交叉及高空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2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