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型芯二次强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2292.7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海潮;陈波;俞州;董茵;郭永华;刘丽亚;刘玉柱;郑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C9/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郭平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二次 强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模精密铸造领域,特别是涉及因陶瓷型芯强度不足引起的断漏芯缺陷的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陶瓷型芯的强度是影响陶瓷型芯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使陶瓷型芯在压制蜡模、脱蜡、模壳焙烧及浇注过程中能够承受蜡料的冲击、压力,金属液的冲击、压力等各种外来的作用力,陶瓷型芯需要进行强化处理,传统的陶瓷型芯高、低温强化工艺,对于解决小件陶瓷型芯的断漏芯等问题,其效果良好。但对于大型叶片的陶瓷型芯,用其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于生产要求,断漏芯问题仍经常出现。特别是在生产内腔特别复杂的大型空心叶片时,由于陶瓷型芯的高温强度不足,而导致铸件报废的情况特别多。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通过对脱蜡后模壳内的陶瓷型芯进行二次强化进一步提高陶瓷型芯高温强度,来减少乃至消除铸件的断、漏芯问题。
(2)发明技术方案
这里的二次强化是针对制造陶瓷型芯时烧结过一次而言的。陶瓷型芯二次强化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带有陶瓷型芯的脱蜡后模壳进行二次焙烧,焙烧工艺如下:以每分钟4-5℃的升温速率从常温升至900℃,保温1-2小时,再以每分钟3-4℃的升温速率从900℃升至1200℃,保温3-4小时, 最后随炉冷却至200℃以下出炉。
第二步,将二次焙烧后的带有陶瓷型芯的模壳进行二次强化,强化工艺如下:将硅酸乙酯水解液从模壳的浇口杯处缓慢倒入焙烧后的模壳中,直至淹没至浇口杯处,浸泡20~40分钟后,再将硅酸乙酯水解液倒出,经自然干燥和化学硬化后,模壳即可等待浇注。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陶瓷型芯的高温强度,降低断漏芯缺陷的产生,使铸件合格率得到显著提高,节约了生产成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法的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法
实施例1
以某机的Ⅱ级导向叶片为例。实施过程如下:陶瓷型芯二次强化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带有陶瓷型芯的脱蜡后模壳进行二次焙烧,焙烧工艺如下:以每分钟4℃的升温速率从常温升至900℃,保温1小时,再以每分钟3℃的升温速率从900℃升至1200℃,保温3小时,最后随炉冷却至200℃以下出炉。
第二步,将二次焙烧后的带有陶瓷型芯的模壳进行二次强化,强化工艺如下:将硅酸乙酯水解液从模壳的浇口杯处缓慢倒入焙烧后的模壳中,直至淹没至浇口杯处,浸泡20分钟后,再将硅酸乙酯水解液倒出,经自然干燥和化学硬化后,模壳即可等待浇注。
实施例2
以某机的Ⅰ级导向叶片为例。实施过程如下:
陶瓷型芯二次强化方法,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带有陶瓷型芯的脱蜡后模壳进行二次焙烧,焙烧工艺如下:以每分钟4.5℃的升温速率从常温升至900℃,保温1.5小时,再以每分钟3.5℃的升温速率从900℃升至1200℃,保温3.5小时,最后随炉冷却至200℃以下出炉。
第二步,将二次焙烧后的带有陶瓷型芯的模壳进行二次强化,强化工艺如下:将硅酸乙酯水解液从模壳的浇口杯处缓慢倒入焙烧后的模壳中,直至淹没至浇口杯处,浸泡30分钟后,再将硅酸乙酯水解液倒出,经自然干燥和化学硬化后,模壳即可等待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22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锌合金蜗轮挤压铸造模具
- 下一篇:一种油压机模板循环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