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漆质基墙面涂料的制备及其配套应用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72207.7 申请日: 2014-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3897591A 公开(公告)日: 2014-07-02
发明(设计)人: 吴跃飞;王剑;文辉;丛景荣;田黎;肖跃军;陈科;张熊兵;胡佩;柯明健;曾令军;欧阳灿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预制家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93/00 分类号: C09D193/00;C09D7/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0011 湖南省***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漆 墙面 涂料 制备 及其 配套 应用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和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领域,尤其属于一种以开发中国特产生漆为生物质基的高分子涂料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生漆又名树漆、国漆、大漆、天然漆、中国漆等,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涂料,其主要化学成份为漆酚,是一种传统的天然优质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

生漆在中国的应用历史据考古者认为至少有8000年以上,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或第六大发明。虽然生漆在中国的应用悠久,但是因为生漆的施工条件与现代化工漆相比是要求较高,尤其是生漆的施工周期较长,并受生漆使用过程受自然因子制约,干燥条件要求苛刻,需要控制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在冬季施工时干燥性差,难以聚合成膜。而且生漆粘度大,施工工艺考究,技术要求严格,只能采用手工操作,难以采用机械化方式作业,生产周期长,劳动生产率低。同时,生漆还容易引起人的皮肤过敏反应,至今尚无根治生漆过敏的良方。生漆本身存在的这些缺陷,使人们转而寻找其他代用品,开发新型油漆涂料品种,蚕食生漆市场份额。导致不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生漆在中国北方或冬季使用时,经常因为室温较低无法及完成生漆成膜,即快速完成生漆干燥过程。尤其是,进行室内墙壁或其它水方便移动设备的生漆涂饰施工时,如何提高低温低湿条件下生漆的自然干燥速度,成了本行业的一个技术瓶颈。

现当代室内装饰活动中,人们开始趋向于由化工涂料转向于无毒无环境污染的天然漆研究,生漆是这种天然漆的首选研究对象。

另外,生漆膜的柔韧性较差,即漆膜的易碎性,这是生漆应用中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问题。

生漆虽性能优良,但因来源于天然制造,无法人工合成,成本较高,在用于墙面及地面用途时成本也较高。

生漆在用于地面时,因其硬度还是较难符合耐磨性要求导致耐用性有待提高。

因此有必要以生漆为生物质基来研究成一种具有自然、环保、耐酸、耐腐蚀、耐水、耐油、耐磨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涂料,以满足人们日益期待着返朴归真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以生漆为主要原料的环境友好、生态性能优良的墙面及地面涂料制备方法及相应制品。

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有:

方案一

以生漆为质基制备墙面或地面涂料,这种涂料含有生漆、填充料、稀释剂及辅剂等成份,其关键性技术在于将晶须作为填充料使用,使这种以生漆为原料的涂料中含有晶须等成份。

方案二

以生漆为质基制备墙面或地面涂料,这种涂料含有生漆、填充料、树脂、稀释剂及辅剂等,其关键性技术在于将生漆、无机晶须、环氧树脂配合使用,使这种以生漆为原料的涂料中含有无机晶须、生漆、环氧树脂等成份。

方案三

以生漆为质基制备墙面或地面涂料,这种涂料含有生漆、填充料、稀释剂及辅剂等成份,其特征在于将生漆、无机晶须、偶联剂配全在一块使用,使这种以生漆为原料的涂料中含有无机晶须、生漆、偶联剂等成份。

方案四

以生漆为质基制备墙面或地面涂料,这种涂料含有生漆、填充料、树脂、稀释剂及辅剂等成份,其特征在于将生漆、无机晶须、环氧树脂、偶联剂配全在一块使用,使这种以生漆为原料的涂料中含有无机晶须、生漆、环氧树脂、偶联剂等成份。

方案五

以生漆为质基墙面或地面涂料的制备技术,其关键性技术在于这种涂料含有如下任意一组配方(质量)成份:

生漆100份配无机晶须0.5份至60份;或

生漆100份配无机晶须0.5份至60份,再根据每100份无机晶须成份另配偶联剂0.1份至5份;或

生漆100份配无机晶须0.5份至60份和环氧树脂1份至40份;再根据每100份无机晶须成份另配偶联剂0.1份至5份;或

生漆100份配无机晶须0.5份至60份和环氧树脂1份至40份,再根据每100份无机晶须成份另配偶联剂0.1份至5份。

本方案是对方案1至4的细化,除了含有上述成份,还含有其它必备的常规成份。

方案六

以生漆质基墙面或地面涂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涂料,其关键性技术在于这种涂料含有如下任意一组配方(质量)成份:

生漆100份配硫酸钙晶须或/和碳酸钙晶须0.5份至60份;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预制家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预制家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2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