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欠驱动自适应式爬楼梯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1664.4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2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国;原培新;龚佳乐;李子阳;仝允;曹辉;胡杰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5/06 | 分类号: | A61G5/06;A61G5/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崔兰莳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自适应 楼梯 轮椅 | ||
1.一种欠驱动自适应式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架主体、电池、平衡机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变速箱、主电动机和欠驱动轮系,所述变速箱的壳体和主电动机的壳体分别连接在椅架主体下部,主电动机动力输出端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欠驱动轮系为多臂星形轮系,包括齿轮箱、轮架轴、中轴、小轴和车轮,所述轮架轴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轮架轴通过轴承设置在齿轮箱上,在轮架轴上固定套装有大齿轮;所述中轴和小轴固定在齿轮箱内,在中轴上活动套装有中齿轮,在小轴上活动套装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中齿轮和大齿轮均设置在齿轮箱内;所述车轮与小齿轮数量相同,且与小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与中齿轮相啮合,中齿轮与小齿轮相啮合;
所述平衡机构包括丝杠支架、上框架、下框架和尾框架,丝杠支架固定在椅架主体的椅背后部,在丝杠支架上设置有丝杠,在椅架主体的后部固定有丝杠电机的壳体,丝杠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杠固定连接;所述上框架上端铰接有带螺纹孔的滑块,滑块与所述丝杠相配合,所述下框架的下端铰接在椅架主体下部,下框架的上端与上框架的下端和尾框架的上端铰接在框架轴上,尾框架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在上框架上铰接有直线电机的一端,直线电机的另一端与尾框架相铰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角度传感器、控制器、距离传感器及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设置在椅架主体上,角度传感器位于椅架主体的坐位的下部,距离传感器位于椅架主体的下前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角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及操作手柄相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主电动机、直线电机及丝杠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池分别与角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操作手柄、主电动机、直线电机及丝杠电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自适应式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欠驱动轮系上还设置有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的主动端固定套装在轮系的轮架轴上,电磁离合器的从动端固定在齿轮箱上,电磁离合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相连接,电磁离合器与电池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自适应式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固定于椅架主体的下前方,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距离传感器与电池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自适应式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壳体的后部铰接在椅架主体的下部,变速箱壳体的前部与减震器的一端相铰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椅架主体的下部相铰接;所述主电动机的壳体固定在变速箱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自适应式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欠驱动轮系为三臂星形或四臂星形轮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自适应式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自适应式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和控制器位于椅架主体的坐位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驱动自适应式爬楼梯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还包括单向旋转支撑架,所述单向旋转支撑架安装在框架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16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鸦胆子雌株扦插快速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重度盐碱地种植青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