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应力比影响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1597.6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2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籍庆辉;卢家海;冯奇;何健;张晓红;周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1N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应力 影响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疲劳 寿命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复合材料检测技术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应力比影响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疲劳性能好、阻尼减振性能好),而且还可以根据使用条件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制造,以满足各种特殊用途,从而极大地提高工程结构的效能,已成为一种当代新型的工程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工业、能源产业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复合材料是由纤维相、基体相以及界面相所组成的各向异性材料,大量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复合材料受疲劳循环载荷作用时,在其整个寿命期间内不产生如金属材料那样控制整个结构疲劳性能的一条主裂纹,而是产生基体开裂,界面脱胶,分层和纤维断裂四种基本破坏形式,以及由它们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诸多综合破坏形式。因此,是否能够准确预测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疲劳寿命是影响当前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前提。
经过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目前科学界和工业界对复合材料界面相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建立唯象实验手段,如纳米压痕、单丝拉伸等来测量界面相的结构特征和力学参数;另一种则是通过细观力学的方法对界面相进行数值建模。
V.A.Passipoularidis等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2011年第32期中,通过不同载荷谱下的应力控制疲劳试验,揭示了谱载荷作用下影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预测的因素,包括损伤累积准则、恒幅寿命图以及计数方法。
Anastasios P.Vassilopoulos等在期刊《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2010年第49期中,基于不同疲劳失效准则影响下的唯象疲劳失效预测流程,此流程采用Miner线性损伤准则,考虑了恒幅寿命图的影响。
Darshil U.Shah在《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年第74期中,基于应力‐寿命方程(S–N方程)和恒幅寿命图(CLD),研究了不同纤维类型、纤维含量、编织方式以及应力比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纤维类型、纤维含量和编织方式等因素对静态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对寿命曲线的斜率b没有影响。
相比于各向同性材料(如传统金属材料),对各向异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时,由于涉及的影响因素多,因此更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应力比影响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通过数值手段获得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应力响应,结合试验手段,获得恒幅载荷疲劳寿命曲线和变幅载荷下的损伤累积准则,进而对实际结构在任意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预测,克服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寿命预测方法不足和精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实验测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静态和疲劳力学性能数据,具体包括:准静态拉伸和压缩实验数据,获得材料静态力学参数(杨氏模量、断裂强度、泊松比);不同应力比R下的恒应力幅疲劳实验(至少包括R=10、–1、–0.5、0.1、0.5),获得基于Basquin方程的材料疲劳寿命曲线。
步骤二、非线性恒幅寿命图建模,具体为:通过步骤一中获取的试验数据,建立恒幅寿命图并进行唯象处理以评估平均应力σm对疲劳寿命预测的影响;然后利用建立的恒幅寿命图评估任意恒幅载荷模式下的疲劳寿命。
所述的唯象方程是指:将恒福寿命图分为三阶段模型方程,具体包括:
1)当σm≤0,1≤R<+∞和-∞<R≤-1时:
2)当σm>0,-1<R≤0时:σa=σ0+αΙΙ(ΔΙΙ)+βΙΙ(ΔΙΙ)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1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