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1225.3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2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富田隆;长冈宏和;北见薰;高田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电力解决方案 |
主分类号: | G01N29/06 | 分类号: | G01N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检查装置,尤其涉及利用超声波在作为超声波传送用介质的水中以非破坏测定被检测体内部,显示有关该被检测体的探查影像等、或判断是否存在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检查装置在反复向被检测体照射超声波,接收从被检测体反射或透过的超声波的状态下进行扫描,将接收的超声波的强弱图像化。超声波检查装置利用由于被检测体的各部的声音阻抗而使从被检测体反射或透过的超声波的强弱不同的性质,能以非破坏检查被检测体内部的状态。
超声波具有难以在气体中传播的性质,因此,在超声波检查装置中,一般作为超声波传输用介质使用水,将被检测体及超声波探触件浸在水中进行检查。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具有日本特开2002-296247号公报(专利文献1)。在该公报中,记载了“使金属带通过在水槽内对置配置的超声波发送件及超声波接收件之间,借助于该金属带,在超声波发送件及超声波接收件之间进行超声波束的收发,检测金属带的内部缺陷…”(参照说明书摘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96247号公报
由于超声波具有难以在气体中传播的性质,因此,当气泡附着在被检测体上时,存在无法检查气泡附着部的被检测体内部之类的问题。另外,当在超声波检查后在检查结果中确认气泡时,需要在除去气泡后再次实施检查,存在效率非常差之类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检测金属带的内部缺陷时,朝向金属带与超声波发送件之间的间隙、以及金属带与超声波接收件的间隙的各个供给除去气泡了的。由此,由于排除了气泡的影响,因此能正确地进行利用超声波探伤的内部缺陷的检测。
但是,在使超声波透过被检测体而进行检查的透过式超声波检查装置中,在将载置被检测体的试样台配置在水槽内的构造的场合,产生以下问题。即,在将被检测体或试样台浸渍在水中时卷入空气,气泡有可能残留在试样台的下表面。在该场合,残存在试样台的下表面的气泡即使由于水流而飞散,也有可能马上再次附着在试样台的下表面的其他部位,并且,在气泡小的场合,难以随水流飞走,因此难以除去。因此,存在由于残存在试样台的下表面的气泡,无法接收透过被检测体的超声波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除去残存在载置被检测体的试样台的下表面的气泡,能够进行效率好的检查的透过式超声波检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超声波检查装置具有收放水的水槽、配置在上述水槽内并载置被检测体的试样台、在上下方向对置地配置且向被检测体照射超声波的第一超声波探触件及接收透过了被检测体的超声波的第二超声波探触件,在上述试样台的下表面侧形成亲水性覆膜。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去除残存在载置被检测体的试样台的下表面的气泡,进行效率好的检查的透过式超声波检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局部剖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检查装置而示意地表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试样台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3是局部剖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检查装置而示意地表示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喷嘴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喷嘴的移动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检查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喷嘴的移动的纵剖视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吸引用的喷嘴与喷出用的喷嘴能连动地移动的超声波检查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吸引用的喷嘴及喷出用的喷嘴的移动的纵剖视图。
图10是局部剖切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检查装置而示意地表示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喷嘴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喷嘴的移动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检查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刷子的移动的外观立体图。
图15(a)~(f)是表示刮水器的例子的放大图。
图16是局部剖切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检查装置而示意地表示的外观立体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喷嘴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18是局部剖切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超声波检查装置而示意地表示的外观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电力解决方案,未经株式会社日立电力解决方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1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