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乳酸环丙沙星应用于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0750.3 | 申请日: | 2014-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1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甘松灵;潘永彪;张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0 | 分类号: | A01N43/60;A01N47/18;A01P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刘安宁 |
地址: | 550016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酸 环丙沙星 应用于 防治 烟草 青枯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机成分的药物,尤其涉及乳酸环丙沙星;也涉及烟草种植中疾病的防治。
背景技术
乳酸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Lactate)是一种抗菌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包括产酶株所致者)。也可治疗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支气管感染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治疗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亦可治疗伤寒、骨和关节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烟草青枯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烟区普遍发生,其中以广东、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西东部、安徽南部、四川及贵州局部烟区为害严重,个别年份常常暴发流行,造成毁灭性损失。因此必须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涉及乳酸环丙沙星的申请件仅有201110216805.6号《一种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等几件,涉及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申请件有200910104323.4号《一种综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方法》、201310156446.9号《一种防治烟叶青枯病的方法》等。但迄今为止,未见将乳酸环丙沙星应用于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申请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将乳酸环丙沙星应用于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方法,一方面拓展乳酸环丙沙星的用途,另一方面使为害严重的烟草青枯病有新的防治方法,从而降低或消除烟草青枯病的危害。
发明人提供的方法是:以乳酸环丙沙星原药为原料,制备成质量分数为10%乳酸环丙沙星制剂,将制剂用适量水溶解稀释后,直接用于喷洒在烟草植株之上;或者将乳酸环丙沙星与丙硫唑复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丙硫唑·乳酸环丙沙星制剂,再将该制剂用适量水溶解稀释后,直接用于喷洒在烟草植株之上,即可防治烟草青枯病。
上述乳酸环丙沙星化学式为C17H18FN3O3.C3H6O3,分子量为421.43,化学结构为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氯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乳酸盐,其原药的质量分数≥99%。
上述丙硫唑(albendazole)分子式为C12H15N3O2S,分子量为265.33,化学结构为5-丙硫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是一种内吸性农用杀菌剂,其原药的质量分数≥99%。
上述乳酸环丙沙星溶解稀释成溶液为1000~3000倍;上述20%的丙硫唑·乳酸环丙沙星溶解稀释成溶液为1000~3000倍。
发明人进行了10%乳酸环丙沙星对烟草青枯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分别将10%乳酸环丙沙星稀释1000、2000、3000倍,与链霉素分别稀释1000、2000、3000倍进行对比试验,实验菌株由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提供的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E.F.Smith),实验方法按照农业部农药生物测定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如表1:
表1
注:纸碟直径为1.20cm
表中,相对抑菌效果(%)=(抑菌圈半径/1.60)×100。
从表1可以看出,链霉素对烟草青枯病菌没有抑制效果;10%乳酸环丙沙星稀释1000倍对烟草青枯病菌效果最好。
发明人又进行了20%丙硫唑·乳酸环丙沙星对烟草青枯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将20%的丙硫唑·乳酸环丙沙星制剂,再分别稀释1000、2000、3000倍,与链霉素分别稀释1000、2000、3000倍进行对比试验,实验菌株由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提供的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E.F.Smith),实验方法按照农业部农药生物测定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如表2:
表2
注:纸碟直径为1.20cm
表中,相对抑菌效果(%)=(抑菌圈半径/1.45)×100。
从表2可以看出,链霉素对烟草青枯病菌没有抑制效果;20%丙硫唑·乳酸环丙沙星稀释1000倍对烟草青枯病菌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0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