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轿车顶篷翻转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70524.5 | 申请日: | 2014-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1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蒋智敏;刘建平;何成志;李进;蒋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功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7/12 | 分类号: | B60J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轿车 顶篷 翻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轿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轿车顶篷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轿车因为无污染排放物,环保节能的特性,已成为尤其是市区流行的代步车,但是对于敞开式电动轿车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春、夏、秋季节天气好的情况下,该电动轿车非常的舒适,尤其是夏季还能进行自然通风,无需再开空调、节省大量电能,然而冬季开车却散热快,乘坐人员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暖。尤其是雨雪天气,很容易浸湿车厢。对于封闭式电动轿车来说,虽能实现冬季有效聚热,但是夏季却使车内异常闷热,需要常开空调才能达到凉爽效果,耗电量大,降低车的行使里程,且车内流通空气干燥,长时间还很容易得空调病。提供一种用法灵活,舒适度高,且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的顶棚式电动轿车已成为电动轿车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电动轿车无法实现散热、聚热灵活转换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电动轿车顶棚翻转机构。该机构能根据季节、天气变化及人们使用需要,及时转换车内空间模式(敞开或封闭),提高了乘坐人员的舒适度,且能有效节能。
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轿车顶蓬翻转机构,包括篷布和四连杆机构,分别设置有与车体后端连接的下部四连杆机构和与下部四连杆机构上端连接的上部五连杆机构;所述下部四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底连杆、下部前连杆、公共连杆的后段和下部后连杆; 所述下部前连杆的上端设置有延长杆一,下部前连杆的拐角位置通过销轴铰接在公共连杆的中部; 所述上部五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上连杆、上部前连杆、公共连杆的前段、延长杆一和上部后连杆;所述上部前连杆的下端设置有延长杆二,上部前连杆的拐角处通过销轴铰接在公共连杆前段; 在所述下部前连杆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杆,该固定杆的末端通过销轴连接有辅助连杆的一端,辅助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延长杆二连接; 在所述下部前连杆上铰接有篷布支撑杆,篷布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篷布或者篷布内支撑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延长杆一与下部前连杆之间的夹角α1,120度≤α1≤170度。
优选的,所述延长杆二与上部前连杆之间的夹角α2,100度≤α2≤135度。
优选的,所述公共连杆后段与公共连杆前段之间的夹角α3,160度≤α3≤180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固定在下部前连杆的后侧,固定杆与下部前连接杆之间的夹角α4,75度≤α4≤120度;或者,所述固定杆铰接在底连杆的后侧。
优选的,为了使篷布撑起更加的简洁方便,在所述下部后连杆一侧还通过销轴铰接有电动推杆,使用时,只需按下电动推杆开关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电动轿车顶篷翻转机构利用四连杆结构,在电动轿车前车门和后车门之间支起顶篷,且顶蓬能在尾部隐藏,在夏季天气较好的情况下,只需用手向后轻拉顶篷,即可将顶篷隐藏在车尾,车即为开放式,既不影响美观,又能实现自然通风,无需再开空调,大大降低了电能消耗。冬季,天气较冷,直接将顶篷从后向前支起,车即为完全封闭模式,顶篷又起到聚热作用,车内温度基本不用再开空调,省电,能有效延长车的续航里程。由于本发明顶篷为选用防水材料,雨雪天气,又能有效防止雨雪对车的浸湿。将车顶设计为可翻转的顶篷模式,使用灵活、方便、舒适度高、造型时尚、潮流,又能根据不同季节起到有效节能的目的,同样电池车行驶里程高,适应现在环保节能的潮流,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高,经有效推广,市场空间很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动轿车顶篷翻转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动轿车顶篷翻转机构顶篷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动轿车顶篷翻转机构顶篷完全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连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连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连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上部前连杆与延长杆二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公共连杆前段与后段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中下部前连杆与延长杆一及固定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4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车体,2为篷布,A为上连杆,B为上部前连杆,C为上部后连杆,C1为延长杆二;D为公共连杆后段,D1为公共连杆前段,E为辅助连杆,F为下部前连杆,F1为延长杆一,F2为固定杆,G为下部后连杆,H为底连杆,I为电动推杆,Z为篷布支撑杆,Q1-Q10分别为相应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功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功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05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孢曲松的组合药物
- 下一篇:一种西红花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