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烟气的脱硝除尘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70044.9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0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凌昌伟;凌锋;徐筱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凌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 43103 | 代理人: | 皮维华 |
地址: | 4144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烟气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烟气的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锅炉烟气的脱硝除尘系统。
技术背景
目前,大气污染治理中脱硝主要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一般在催化剂(如V2O5/TiO2和V2O5-WO3/TiO2)作用下,还原剂NH3在290-400℃下将NO和NO2还原成N2,而几乎不发生NH3的氧化反应,从而提高了N2的选择性,减少了NH3的消耗。催化剂结构常采用蜂窝式。为保障脱硝的效率,现在常用的脱硝、除尘系统是:脱硝反应器一般安装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这里温度能保持在脱硝化学反应高效发生的290-400℃之间,基于布袋除尘器布袋的耐温性、经济性,大部份锅炉的布袋除尘器工作温度一般在200℃以下,而中大型锅炉为延长布袋除尘布袋的使用寿命,通常又采用电布复合除尘器,电布复合除尘器基于温度的考虑一般是设置在空气预热器之后。这样导致的问题是,锅炉出来的烟气未经除尘处理即进入SCR脱硝反应器中,烟气中粉尘颗粒很容易堵塞蜂窝式催化剂,导致脱硝效率降低、同时也因大颗粒飞灰对催化剂的磨损等导致催化剂寿命降低。而催化剂的造价占脱硝设备的较大部分,催化剂堵塞、失效、更换,是脱硝运行的主要成本之一,因此,降低催化剂堵塞机率,降低催化剂的磨损,从而提高脱硝效率、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催化剂堵塞机率,降低催化剂的磨损,从而提高脱硝效率、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的脱硝除尘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烟气的脱硝除尘系统,包括脱硝反应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和电布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硝反应器安装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电布复合除尘器的电除尘部分设置在省煤器出口之后且脱硝反应器入口之前,电布复合除尘器的布袋除尘部分布置在空气预热器出口之后。
本发明将脱硝反应器安装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这样将脱硝化学反应的温度保持在290-400℃,保证了脱硝化学反应的高效进行;同时将电布复合除尘器的电除尘部分,从原通常的布置在脱硝反应器和空气预热器之后,改为布置在省煤器出口之后且脱硝反应器入口之前,电布复合除尘器的布袋除尘部分,设置在空气预热器出口之后。这是因为电除尘器能够耐受300-400度高温,将电布复合除尘器的电除尘部分设置在脱硝反应器入口之前,先行将较大颗粒和部分小颗粒的粉尘去除,大幅度降低了脱硝催化剂堵塞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了大颗粒飞灰对催化剂的磨损。电布复合除尘器的布袋除尘部分依然设置在空气预热器出口之后,保障了除尘效率的,因为后面设置了布袋除尘器,所以电除尘器设置一到二个电场即可,布袋除尘部分也因前面有电除尘器部分,可以较大幅度除尘部分的初期建设投入,电除尘器先期将对布袋冲刷大的大粉尘颗粒去除了,同样能较大程度上延长布袋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现有的脱硝除尘系统,不增加投资即可实现提高脱硝效率,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发明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锅炉烟气的脱硝除尘系统,包括脱硝反应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和电布复合除尘器,脱硝反应器安装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电布复合除尘器的电除尘部分设置在省煤器出口之后且脱硝反应器入口之前,电布复合除尘器的布袋除尘部分设置在空气预热器出口之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凌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凌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0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