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瓷板磨光后上釉烧成时缩釉和釉面起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9771.3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尹彦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彦征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舒欣 |
地址: | 410001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磨光 上釉 烧成 时缩釉 釉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瓷板磨光后上釉烧成时缩釉和釉面起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瓷板表面的平整度,消除瓷板表面的轻微凹凸现象,往往采用在泥瓷板高温烧成瓷后,将其表面进行机械打磨,磨光后,再上釉,二次烧成的方法,特别是手工成型的泥瓷板,多采用这种方法,但是,经该方法处理的瓷板易出现缩釉和釉面起孔的问题,而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瓷板磨光后上釉烧成时缩釉和釉面起孔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解决瓷板磨光后上釉烧成时缩釉和釉面起孔的方法是:将瓷板表面用机械打磨磨光后,放入窑炉中进行复烧,复烧温度为600~1300℃,保温10~60分钟后冷却,再往复烧后的瓷板上釉,入窑,釉烧,釉烧温度为1100~1350℃,保温10~60分钟,冷却,即成。
进一步,复烧温度为700~1200℃,保温15~30分钟。
进一步,复烧温度为800~1100℃。
进一步,复烧温度为850~1000℃。
经本发明处理的瓷板不仅表面平整光亮,无凹凸现象,而且上釉烧成后,釉面不缩釉不起孔,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缩釉和釉面起孔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一块长1000mm、宽600mm、厚6mm的长方形瓷板表面用机械打磨磨光后,放入电窑中进行复烧,复烧温度为850℃,保温15分钟后冷却,往其表面喷上镉红色釉,放入电窑中,升温至1200℃,保温10分钟,冷却后,即烧成一块长方形大红色瓷板。
本实施例所得瓷板的釉面平整光亮,无凹凸现象,釉面不缩釉不起孔。
实施例2
将一块长1000mm、宽600mm、厚6mm的长方形瓷板表面用机械打磨磨光后,放入电窑中进行复烧,复烧温度为1000℃,保温30分钟后冷却,往其表面喷上镉红色釉,放入电窑中,升温至1300℃,保温20分钟,冷却后,即烧成一块长方形大红色瓷板。
本实施例所得瓷板的釉面平整光亮,无凹凸现象,釉面不缩釉不起孔。
实施例3
将一块φ1000mm、厚6mm的圆形瓷板表面用机械打磨磨光后,放入电窑中复烧,复烧温度为850℃,保温15分钟后冷却,往其表面喷上镉红色釉,放入电窑中,升温至1200℃,保温10分钟,冷却后,即烧成一块圆形大红色瓷板。
本实施例所得瓷板的釉面平整光亮,无凹凸现象,釉面不缩釉不起孔。
实施例4
将一块φ1000mm、厚6mm的圆形瓷板表面用机械打磨磨光后,放入电窑中进行复烧,复烧温度为1200℃,保温25分钟后冷却,往其表面喷上镉红色釉,放入电窑中,升温至1250℃,保温15分钟,冷却后,即烧成一块圆形大红色瓷板。
本实施例所得瓷板的釉面平整光亮,无凹凸现象,釉面不缩釉不起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彦征,未经尹彦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9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坐便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咖啡机的集成出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