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危险化学品容器用惰封抑爆装备及防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9718.3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2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强丹 |
主分类号: | B65D90/44 | 分类号: | B65D90/44;B65D90/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危险 化学品 容器 用惰封抑爆 装备 防御 方法 | ||
1.一种危险化学品容器用惰封抑爆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危险化学品容器上的惰封装置,所述惰封装置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安装的U型套管,所述U型套管内储有相对于所述危险化学品容器内的被保护物料具有消防功能的液态消防介质,所述U型套管包括配气侧竖管、容器侧竖管和底联管,所述底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配气侧竖管和容器侧竖管的下端口接驳连通,所述U型套管的配气侧竖管的上端口与能够提供和回收相对于所述危险化学品容器内的被保护物料具有化学稳定性的气态惰封介质的气态惰封介质源气相连通,所述U型套管的容器侧竖管的上端口与所述危险化学品容器的顶部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化学品容器用惰封抑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惰封介质源包括配气泵系、配气总管、收气支管和配气支管,所述配气泵系包括气态惰封介质发生器、高压储罐、配气调压罐、单向气泵、油气分离装置及接驳短管和阀门,所述气态惰封介质发生器、所述高压储罐和所述配气调压罐依次串联接驳于所述配气总管,所述单向气泵、油气分离装置串联接驳于所述收气支管,所述收气支管并联于所述配气总管的部分管路,所述配气总管与所述配气支管气相接驳联通,所述配气支管与所述U型套管的配气侧竖管的端口气相接驳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化学品容器用惰封抑爆装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态消防介质源,所述液态消防介质源与所述U型套管液相连通,向所述U型套管内部提供能够泄放、回收或循环使用的所述液态消防介质,所述U型套管中的所述液态消防介质作为套管液体阀门将所述气态惰封介质分隔成配气侧的气态惰封介质和容器侧的气态惰封介质两部分,所述液态消防介质源根据所述套管液体阀门的预设液位高度向所述U型套管注入预设量的液态消防介质,以调节所述套管液体阀门的开闭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险化学品容器用惰封抑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消防介质源包括消防泵系、消防总管和消防支管,所述消防泵系包括消防介质存储设施、消防泵和消防阀控设备,所述消防介质存储设施和所述消防泵依次串联接驳于所述消防总管,所述消防总管与所述消防支管液相接驳连通,所述消防支管与所述U型套管的底联管液相接驳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险化学品容器用惰封抑爆装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型套管内还设有一Y型穿管,所述Y型穿管的下端口从所述U型套管的底联管穿出,并与所述消防支管液相接驳连通,所述Y型穿管的容器侧端口从所述U型套管的容器侧竖管上部接近所述危险化学品容器的顶部的位置穿出,或与所述危险化学品容器的上方的喷淋管接驳,所述Y型穿管的配气侧端口悬于所述U型套管的配气侧竖管内的预设高度,能够向所述U型套管内注入所述液态消防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险化学品容器用惰封抑爆装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型套管外还设有一Y型穿管,所述Y型穿管的下端口与所述消防支管液相接驳连通,所述Y型穿管的容器侧端口和配气侧端口均从所述U型套管的底联管穿入,所述Y型穿管的容器侧端口通过所述U型套管的容器侧竖管上部接近所述危险化学品容器的顶部的位置穿出,或与所述危险化学品容器的上方的喷淋管接驳,所述Y型穿管的配气侧端口悬于所述U型套管的配气侧竖管内的预设高度,能够向所述U型套管内注入所述液态消防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危险化学品容器用惰封抑爆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穿管与所述液态消防介质源液相连通,所述液态消防介质源通过所述Y型穿管的配气侧端口向所述U型套管内提供所述液态消防介质,所述Y型穿管中滞留的液态消防介质作为穿管液体阀门将所述气态惰封介质与大气隔离,通过设定所述Y型穿管的配气侧端口的高度来调节所述穿管液体阀门的开闭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危险化学品容器用惰封抑爆装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Y型穿管上还设有控制所述Y型穿管的配气侧端口与所述消防支管之间连通的阀门,当该阀门关闭时,所述惰封装置内的气态惰封介质与大气之间的泄压通道被该阀门切断,所述液态消防介质源输入的液态消防介质能够直接经所述Y型穿管的容器侧端口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强丹,未经孙强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97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中药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