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电路板酸、碱性蚀刻废液与硝酸剥挂废液混合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9013.1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9625A9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石祥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益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25C1/1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电路板 碱性 蚀刻 废液 硝酸 混合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酸、碱性蚀刻废液与硝酸剥挂废液混合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待处理的酸性蚀刻废液加入至石英蒸发设备中,再将所述石英蒸发设备通电加热至110°C收集得到第一铜离子混合物;步骤b:将待处理的碱性蚀刻废液加入至所述石英蒸发设备中,收集得到第二铜离子混合物;步骤c:将待处理的硝酸剥挂废液加入至所述石英蒸发设备中,收集得到第三铜离子混合物;步骤d:往所述储存池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得到硫酸铜溶液;步骤e:将步骤d中得到的硫酸铜溶液持续电解生成高纯度金属铜。本发明不仅处理后废水中铜含量可以达标排放,更有产生的纯度高达99.5%以上的金属铜为产品,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酸、碱性蚀刻废液与硝酸剥挂废液混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作为电子工业基础环节—印制电路板行业一直保持10-20%的年增长速度,目前国内有多种规模的印制电路板生产企业3500多家,月产量达到1.2亿平方米。
在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精铜,据统计国内的印制电路板生产企业精铜消耗量在6万吨/月以上,产出的铜蚀刻废液中总铜量在5万吨/月以上,而铜是一种存在于土壤及人畜体内的重金属元素,土壤中含量一般在0.2ppm左右,过量的铜会与人畜体内的酶发生沉淀/络合反应,发生酶中毒而丧失生理功能。自然界中的铜通过水体、植物等转移至人畜体内,如果摄入量过高,将使人畜体内的微量元素平衡遭到破坏,导致重金属在体内的不正常积累,产生致病变性、致癌性等结果。这样,在印制电路板的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铜蚀刻废液,如不及时有效处理,无疑会对环境尤其是印制电路板厂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和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隐患。
中国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中,铜的监控指标为0.5ppm,饮用水标准为0.03ppm,欧美的相关标准则更加严厉。由于印制电路板加工产生的废铜蚀刻液中,铜含量为几十至上百克/升,因此,国家环保总局将印制电路板废铜蚀刻液(废蚀铜液)定位为危险液体废物,规定就地处理,禁止越境转移。
酸性蚀刻废液的回收铜有如下几种方法:
1、 置换法:此方法一般是用酸性蚀刻液与少量的碱性蚀刻液或氨水中和,使酸性蚀刻液中的酸度降低,然后在向其中投入工业铁片,利用铁的活性将铜置换出来,该法在生产反应过程中会放热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氯气和氯化氢气体,置换完成后须排放大量的废水,其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Cl—、氨氮和Fe3+,不但污染环境而且蚀刻液中有效组份无法再生利用。
2.膜电解法:此方法是采用具有耐活性Cl—的阳极对酸性蚀刻废液进行隔膜电解,但由于Cl—较高,电解后产生的电解金属铜为粉状,电解是容易产生大量的氯气和氢气,危险性极高,且阳极和离子膜消耗非常快,生产运行成本极高。采用离子膜电解来进行铜蚀刻废液再生循环利用的方法,往往由于离子膜对使用环境的较高要求,随着过程的进行而恶化,致使膜性能不稳定,同时阴阳极板极间距小、电流密度在600A/平方米以上,阴极板表面易长铜钉刺伤离子膜使阴阳极液窜通,导致系统瘫痪,生产极其不稳定,同时离子膜价格昂贵(每平方米人民币8000~15000元)使用寿命短(平均为半年),电解时氯离子以及某些金属离子的存在,生产难免有氯气产生,且产出的铜成粉状,产品铜极易氧化纯度低,价值低于标准电解铜的30%。电耗也往往由于离子膜对铜离子迁移的阻力、电解液中某些金属离子的累积存在等原因而高于标准电解铜的三倍以上,故其工业化应用存在一定经济、环保和技术上的难度。废液进入电解槽电解后余液不能回用需外排,造成了资源浪费给环保带来压力。
2、 硫酸蒸馏电积法:此方法是在酸性蚀刻液中加入硫酸进行减压蒸馏,利用硫酸与盐酸的沸点和挥发性不同蒸馏分离回收HCl并生产硫酸铜,该法需加入大量的硫酸将氯化铜置换成硫酸铜,而且氯化铜并不能完全被硫酸置换成硫酸铜,导致电解时产生氯气,生产工艺复杂,危险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益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益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90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型高速动力卡盘
- 下一篇:一种钢构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