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防漏失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8883.7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9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任峰德;范白涛;陈毅;修海媚;张斌奇;唐文波;郭武兵;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金佳(北京)油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20;F16K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漏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防漏失阀,是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的一种双向球阀,该高温防漏失阀的密封件全部是金属件,适用于高温、高压的井下环境。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内,井下设备、管道所使用的控制阀以球阀为主,球阀以其密封性好、安全可靠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球阀密封一般采用聚四氟乙烯的软密封阀芯座结构,或者采用硬密封加O型圈的阀芯座结构,但是受非金属材料性能限制,这些类型的球阀只能工作在≤200℃的环境下,对于≥250℃的高温井、蒸汽井,上述结构的球阀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金属硬密封结构的管道阀门,此类结构的阀门在高温高压下要达到可靠密封,必须采用较高的密封比压,即较高的预紧力,这样的设计会造成球体与阀座之间摩擦阻力大,球阀启闭力矩大,不适用于井下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防漏失阀,该密封阀内设置有球形阀芯和与其适配的阀座,采用金属波纹管作为弹性元件提供初始比压,在预紧力和与流体压力共同作用下,在任何工况下均保持合适的密封比压,保证密封可靠,能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长期安全的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高温防漏失阀,包括阀芯、阀座和管状阀体,通过所述阀体连接外部待控制液体管路,所述阀座包括阀芯座、中间连接环和下接头,待控制液体流经由阀体、阀芯、阀芯座、中间连接环和下接头构成的路径。
所述阀芯座与中间连接环之间通过第一金属波纹管密封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环与下接头之间通过第二金属波纹管密封连接;所述阀芯、阀芯座、第一金属波纹管、中间连接环、第二金属波纹管和下接头的部分管体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下接头和阀体密封连接。
当液体压力来自阀体上部时,第一金属波纹管受压伸展,挤压阀芯座对阀芯构成弹性密封;当液体压力来自下接头下部时,第二金属波纹管受压伸展,挤压所述中间连接环进而通过所述阀芯座对阀芯构成弹性密封。
进一步,所述阀芯为球形阀芯,阀芯座设置有适配于阀芯的球面槽。
进一步,所述下接头为阶梯状管体,下接头与中间连接环的相邻端为下接头的前端,前端的外径小于第二金属波纹管的内径,第二金属波纹管包裹前端的管体,第二金属波纹管和前端的管体以及中间连接环之间形成一液压腔室。
进一步,在所述下接头前端的管体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液压腔室与下接头的流道。
进一步,所述中间连接环呈槽状,下接头前端与中间连接环构成嵌套结构。
进一步,所述阀芯座为阶梯状管体,阀芯座与阀芯接触端的外径大于阀芯座与中间连接环相邻端的外径,阶梯分界面构成液压受力面。
进一步,所述阀芯座与中间连接环的相邻端为阀芯座的后端,后端的外径小于第一金属波纹管的内径,第一金属波纹管包裹后端的管体。
进一步,所述阀芯座与下接头之间设置有防旋装置,该防旋装置包括设置在阀芯座上的轴向凸出部和下接头上的轴向凹槽,所述凸出部和凹槽配合防止阀芯座与下接头之间相对旋转,所述凸出部穿过中间连接环后和凹槽配合。
进一步,所述阀芯座、第一金属波纹管、中间连接环、第二金属波纹管、下接头之间依次采用焊接密封连接,所述阀体和下接头之间采用焊接密封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高温防漏失阀,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金属波纹管作为弹性元件提供初始比压,通过金属波纹管的弹性变形补偿高温引起的热变形,使球阀能够在≤350℃的环境下长期工作,适用绝大部分井下工作环境;同时可以在5000Psi(35MPa)的压力等级下长期工作;采用弹性补偿金属硬密封,在预紧力和流体压力共同作用下在任何工况下均保持合适的密封比压,保证密封可靠,并且球阀双向均能承受5000Psi(35MPa)的压力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2为来本发明的立体图(局部剖视);
图3为上部加压时本发明的密封原理图;
图4为下部加压时本发明的密封原理图;
图5为图4中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阀芯;2.阀芯座;2-1.凸出部;3. 第一金属波纹管;4. 中间连接环;5. 第二金属波纹管;6.下接头;6-1.通孔;7.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金佳(北京)油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金佳(北京)油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88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轴箱包轴承装配机用钢珠下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机械卧式拉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