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称重秤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7975.3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4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逄振旭;肖会华;王孝文;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闵恒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1/00 | 分类号: | G01G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行区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称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称重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称重秤。
背景技术
传统的称重技术是基于仪表的静态称重,要求符合计量法的有关规定,常见的产品如传感器、仪表以及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台秤、汽车衡、天平等。另外一类称重技术是将重量作为一项生产工艺保证措施,成为质量保证的一种有效设备。自动检重秤或者复检秤是其中的一种常见的设备。
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梅特勒-托利多的检重秤,其国内开发的CK系列就是其中的代表。该检重秤采用传统的仪表模式,采用自己生产的仪表加上输送机构成检重秤,特点是采用成熟的仪表技术和传感器,相对稳定。缺点是仪表的数字处理能力有限,无法实时的处理大量的动态数据,速度和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定量包装物品在线实时重量检测对高精度、高速度的要求。
自动称重秤,包括底部机架及上部并排设置的输入输送机和称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输送机包括无键驱动滚筒和从动滚筒,所述称重输送机下方链接有称重传感器和传感器平衡装置。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平衡装置包括机架及固定于机架的支柱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传感器和固定于传感器的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碗型上支架、碗型下支架;内嵌于碗型上支架和碗型下支架的碗口中的球;所述碗型上支架、碗型下支架碗口为半球状,两个碗口形成球型空间;所述球型空间的直径大于所述球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碗型上支架固定于输送机支架内,所述碗型上支架、碗型下支架为螺纹柱,所述传感器一端固定有平衡机构,一端固定有传感器支架,所述平衡机构与传感器连接处还设置有高度调节螺母,所述传感器支架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无键驱动滚筒包括中心的传动轴及安装在传动轴两端的轴承和外部的滚筒。
优选地,所述滚筒还包括同步轮,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设置有卡簧,轴承卡扣于卡簧内。
优选地,所述滚筒和传动轴为一体加工,亦可通过压合或胶粘加工而成。
优选地,所述输入输送机下方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
优选地,所述输入输送机和称重输送机速度保持一致或速度差小于10%,两输送机高度差小于2mm。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传感器平衡装置解决了输送机和多个称重传感器之间连接的受力平衡问题;无键驱动滚筒解决了由键槽连接产生的周期离心力对称重精度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和称重模块之间相结合,各个模块相互独立,通过通讯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称重数据在称重模块和计算机之间传递,最终由计算机完成判断的方法用于连续自动称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称重秤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传感器平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传感器平衡装置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无键驱动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1-机架,2-支柱,3-输送机支架,4-传感器支架,5-固定螺栓,6-传感器,7-碗型下支架,8-球,9-碗型上支架,10-高度调节螺母,11-称重传感器,12-称重输送机,13-输入输送机,14-高度调整机构,15-同步轮,16-由承,17-卡簧,18-传动轴,19-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发明自动称重秤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自动称重秤,包括底部机架1及上部并排设置的输入输送机13和称重输送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输送机12包括无键驱动滚筒和从动滚筒,所述称重输送机12下方链接有称重传感器11和传感器平衡装置。
称重输送机12由无键驱动滚筒和从动滚筒组成,电机带动驱动滚筒旋转,这样平皮带就可以运送要检测物体,称重输送机12下面直接连接到传感器6上,物体在输入输送机13上运动时,就可以实时得到该物体的重量。
图2为本发明传感器平衡装置结构示意图,传感器平衡装置包括机架1和固定于机架的支柱2和连接机构。
支柱2底端通过两个螺栓固定在机架上,顶部通过运输保护螺栓固定在输送机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闵恒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闵恒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79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