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振膜固有频率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7970.0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7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邱东;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7/12 | 分类号: | H04R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获取 固有频率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话器振膜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获取振膜固有频率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发声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振膜作为发声器件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发声器件的性能。
衡量振膜性能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固有频率,现有技术中获取振膜固有频率的方法是将振膜放在未封闭的环境下,通过激励声源驱动振膜振动,将振膜受到的最大声压所对应的频率作为振膜的固有频率。
上述的获取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在未封闭的环境下获取振膜的固有频率,因此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造成获取结果误差大。
2)当振膜振动的频率和振膜固有频率相等时,振膜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由于振膜受到的声压最大时,振膜振动的振幅不一定最大,所以将振膜受到的最大声压所对应的频率作为振膜的固有频率是不准确的。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获取振膜顺性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获取振膜固有频率的方法及系统,以克服现有的获取方法中存在技术偏见的问题,以及在获取振膜固有频率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干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获取振膜固有频率的方法,通过封闭空间获取振膜固有频率,该封闭空间由结构腔体与振膜组成;该方法包括声压预处理阶段和振膜固有频率获取阶段;其中,
声压预处理阶段包括:
选取封闭空间内的测试频点,将外部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向封闭空间内发声,分别获取每个测试频点接收到的声压;
调整外部输入的电信号,直至封闭空间内每个测试频点接收到的声压相同,并将获得的相同声压的电信号作为调整好的电信号;
振膜固有频率获取阶段包括:
将调整好的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向封闭空间内发声,使振膜产生振动;
获取振膜振动时产生的位移量;
将获取的位移量中的最大位移量所对应的频率作为振膜固有频率。
本发明提供的获取振膜固有频率的系统,包括:
激励声源装置,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电信号使振膜产生振动;其中,
激励声源装置包括结构腔体和驱动单元,结构腔体与振膜构成封闭空间;驱动单元用于将外部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向封闭空间内发声,使振膜产生振动;
测试频点选取装置,用于选取封闭空间内的测试频点;
声压获取装置,用于分别获取每个测试频点接收到的声压;
电信号调整装置,用于调整外部输入的电信号,直至封闭空间内每个测试频点接收到的声压相同;
位移量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振膜振动时产生的位移量;
固有频率获取装置,用于将获取的位移量中最大位移量所对应的频率作为振膜固有频率。
利用上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获取振膜固有频率的方法及系统,能够通过获取振膜振动时产生的最大位移量确定振膜固有频率,在获取振膜固有频率的过程中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使测得的振膜固有频率更准确。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振膜固有频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振膜固有频率的系统的逻辑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获取振膜固有频率的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7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流二极管器件
- 下一篇:低能见度环境下行驶轨迹智能识别警示与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