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分配充电的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7892.4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2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利军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分配 充电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分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分配充电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三星手机的充电器头不能给IPAD充电,同理,IPAD充电器头也不能给三星等数码产品充电,而且即便三星手机、摩托罗拉或者诺基亚等手机充电器头可以互换充电,但是非原装的充电装置多少会对智能手机等产品产生伤害,微小的电流差别会缩短产品的使用周期,而且日常生活中,各类充电线头多有不同,不能互换使用,且在夏天电压工作时常不稳定,容易对智能数码产品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充电装置不能互充以及非原装时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彻底解决各类充电线头不同,不能互换以及工作电压不稳定时对充电设备造成的危害等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分配充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ID(身份认证)电压功能实时侦测待充电设备的种类;
步骤二:对采集到的侦测数据进行运算分析;
步骤三:根据运算分析结果动态调节充电电压及电流强度;
步骤四:充电完毕后自动关断相应的USB输出端电源;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分配充电的装置,
包括,外壳、高性能开关三极管装置、硅钢变压器、EMI滤波电路、ESP智能控制芯片、USB输出端和电源线,所述高性能开关三极管装置、硅钢变压器、EMI滤波电路和ESP智能控制芯片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USB输出端固定安装在外壳上,所述电源线固定安装在外壳外侧,所述电源线的一端装有插头,电源线的另一端与高性能开关三极管装置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高性能开关三极管装置的另一端与硅钢变压器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硅钢变压器的另一端与所述EMI滤波电路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EMI滤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ESP智能控制芯片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ESP智能控制芯片的另一端与所述USB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ESP智能控制芯片用于完成智能分配充电方法中步骤一至步骤四的工作处理流程;
所述高性能开关三极管装置具有寿命长、安全可靠、没有机械磨损、开关速度快、体积小等特点,可达到720V极限耐压,在电压波动较大的夏天,可保证本装置工作安全稳定;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电源线一端装有的插头为电压转换插头,可适应不同国家的生活电压;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硅钢变压器铁芯采用六级步进式变压器铁芯;
所述铁芯片包括有上、下铁轭和铁芯柱,所述铁芯柱两端分别与上、下铁轭采用特定的连接方式连接,所述搭接层包括有六层铁芯片相互搭接,各铁芯片沿同一方向横向逐次错开搭接,且相邻铁芯片横向错开距离至少1mm。
所述的特定的连接方式为斜接方式。
所述的上、下铁轭上均设有定位孔。
所述的定位孔为采用冲击方式形成的大小相同的突凹结构。
所述铁芯片材质为高导磁冷轧矽钢片,采用此材质可以充分发挥出用料节省,精度高,质量稳定的特点。
所述铁芯片材质为高导磁冷轧矽钢片,采用此材质可以充分发挥出用料节省,精度高,质量稳定的特点。采用六级步进式多级搭接的方法,相邻铁芯片的接缝逐次横向错开,铁心柱与上铁轭、下铁轭之间采用斜接方式连接,比直接方式连接缝隙更长,能有效增加截面面积,有利于降低磁密度,降低变压器整体工作噪音。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外壳内壁上装有屏蔽罩,能有效的排除杂波及外界信号对硅钢变压器和ESP智能控制芯片的干扰。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外壳背面设置有一个凹体容纳盒,里面装有多口数据线接头,方便携带,使用方便。
作为一种举例说明,所述USB输出端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220V交流电是干扰传入设备和传出设备的主要途径,通过电源线,电网的干扰可以传入设备,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这就需要EMI滤波电路进行滤波作业,排除电网中的无用干扰信号。
EMI滤波电路安装时,为了使其更好的安全可靠地工作(散热和滤波效果),要将EMI滤波电路安装在该装置的外壳内侧表面上,要确保EMI滤波电路输入线和输出线分开放置,如果输入、输出线捆扎在一起或相互安装过近,那么由于它们之间的耦合,可能使EMI滤波电路的高频衰减降低,且输入、输出线应当采用双绞线或屏蔽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利军,未经陈利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78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缸盖合箱机卡具快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马钉切割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