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地围挡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7820.X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7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柴艳飞;任富芝;安文河;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地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现场围挡的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建筑工地围挡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及房屋建筑等施工现场涉及到大量的场地围挡结构,目前采用的围挡结构大多采用砖砌体、混凝土结构或是铁皮加钢骨架,砖砌体和混凝土结构存在施工速度慢,施工成本较高,安装拆卸不灵活,不可回收再利用等缺点;铁皮加钢骨架围挡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较低,极易发生破坏,且抗风能力较差。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及房屋建筑等建设量的逐年增大,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施工现场的围挡结构,满足安全、稳定、安装及拆卸灵活方便、美观、经济等综合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工地围挡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安装拆卸灵活,施作材料可回收,施作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较高。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地围挡的施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一)根据围挡施工平面布置图,对围挡进行测量定位;
二)先施工立柱基础,再在相邻的两个立柱基础之间施工矮墙基础,在矮墙基础上施工矮墙,在立柱基础、矮墙基础和矮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在立柱基础上施作立柱,在立柱的两侧分别设有上插口和下插口;
三)安装上部围挡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在立柱的底部安装下横梁,安装方法为:将下横梁置放在所述矮墙的顶面上,并将下横梁的端部插装在立柱的下插口内,所述下横梁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卡槽,
2)在下横梁的卡槽内插装围挡板;
3)在立柱的顶部安装上横梁,安装方法为:将上横梁的端部插装在立柱的上插口内,所述上横梁上设有开口朝下的卡槽;将上横梁的卡槽卡在围挡板的顶部。
在所述步骤二)中的立柱基础内预埋高强螺栓,立柱采用钢立柱,钢立柱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所述立柱基础上。
在所述步骤2)中,位于相邻两立柱之间的围挡板长度大于等于4m,在该围挡板中间设置暗柱,暗柱的底部固定在矮墙的顶面上。
所述立柱的高度为1.8~2.6m。
所述立柱基础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小于300mm,所述矮墙基础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小于300mm。
所述上横梁的卡槽的宽度比围挡板的厚度大2~3mm,所述上横梁的卡槽的深度为30~70mm;所述下横梁的卡槽的宽度比围挡板的厚度大2~3mm,所述下横梁的卡槽的深度为30~70mm。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砖砌体和/或混凝土结构与围挡板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兼顾了两种结构的施工优势,在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安装拆卸灵活和施作材料可回收的优势的同时,还具有施作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较高的优势,完全能够满足当前对围挡结构提出的安全、稳定、安装及拆卸灵活方便、美观、经济等方面的综合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发明施工的围挡结构立面图;
图2为应用本发明施工的钢立柱及其基础的立面图;
图3为应用本发明施工的砖立柱及其基础的立面图;
图4为应用本发明施工的矮墙及其基础的立面图。
图中:1、立柱;2、围挡板;3、上横梁;4、矮墙;5、矮墙基础;6、固定板;7、下横梁;8、立柱基础;9、高强螺栓;11、钢立柱;1a、上插口;1b、下插口;12、砖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4,一种建筑工地围挡的施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一)根据围挡施工平面布置图,对围挡进行测量定位;
通常围挡测量放样的是围挡的外边缘线。
二)先施工立柱基础8,再在相邻的两个立柱基础8之间施工矮墙基础5,在矮墙基础5上施工矮墙;在立柱基础、矮墙基础和矮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在立柱基础8上施作立柱1,在立柱1的两侧分别设有上插口1a和下插口1b;
立柱基础8和矮墙基础5均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也可以采用砖砌结构,尺寸根据上部荷载决定,但深度和宽度均不小于300mm。
当立柱基础8和矮墙基础3均采用混凝土结构时,根据测量好的围挡位置线放出基础的位置,按围挡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沟槽的开挖,沟槽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78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杠式机械锁块
- 下一篇: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头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