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导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7618.7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8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韦强启;李现春;姜新斌;庞文元;赵真汝;王桂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信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5/08;H01B7/295;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6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耐热 铝合金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导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导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缆作为电能传输的载体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目前国内用的电缆导线多是钢芯铝绞线和钢芯铝合金导线,这些导线的重量较大,电阻较大,并且现有的铜缆载流量小,耐热能力低,并且铜资源紧缺。
此外,现有的电缆不能实现通信功能,还需要另设一条通信线路才能满足通信功能,造成重复布线。电缆在运行中导线的温升情况无法监测,容易发生因电力导线负载增加引起升温导致整个电缆损坏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导线重量较大、电阻较大、导电率低、载流量低、不能通信、耐热能力低、不能实时监测导线温度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导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铝合金导体以及包覆在铝合金导体外的外绝缘层,所述铝合金导体包括线芯以及包裹在线芯外边的内绝缘层,所述线芯为多股绞合的铝合金绞线,在所述铝合金导体和外绝缘层之间填充有耐热阻燃材料;还包括有光单元,所述光单元容纳在所述阻燃材料中;所述的光单元包括多根光纤和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松套管、非金属加强层和护套,所述的松套管套在所述的光纤外,所述的松套管内填充满干式阻水物,所述的非金属加强层内设置有多根均匀分布的阻水纱,所述的非金属加强层与所述的护套之间嵌有撕裂绳;至少一根光纤为刻写有测温光栅的光栅光纤,光栅光纤上每间隔预定的距离形成一个光栅测温点,预定的距离为300-500米;在所述铝合金导体之间的空隙中容纳有碳纤维复合芯,所述碳纤维复合芯包括碳纤维丝和玻璃纤维丝,通过将成股的碳纤维丝和玻璃纤维丝绞合后,采用树脂浸渍,而后采用烘箱固化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铝合金导体代替铜导体,在同重量的情况下,铝合金电缆的重量轻,并且载流量是铜导体电缆的1.8倍,并且缓解了铜资源的压力。铝合金导体相对于钢芯铝绞线的导电率高,所述铝合金导体和外绝缘层之间填充有耐热阻燃材料,耐热能力高。此外,该电缆不光能够导电,还能实现光纤通信。
实际生产中如使用本发明的电缆,既可以正常输送电能,又能进行通讯,还能自身进行温度测量。这样就节省了为了电力通讯而增加的ADSL、OPGW等设备,也能减少因为OPGW引起的雷击等事故威胁。另外还能节省目前工作中采取的使用很高成本的GPS导线测温设备,节省巨大的成本。在将本发明的电缆作为传输电力的线路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所述导线测量到线路温度来直接确定线路的实际承载状况。
本发明对加强导线在线监测、掌握温度变化、提高导线传输容量、降低线损、提高电网运行安全、增加通信备份、解决全方位通信方案等等方面都显示出具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在当下国家全力建设环保型、经济型社会的主潮流中更加显示出强大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碳纤维复合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导电率耐热铝合金导线,包括3根铝合金导体以及包覆在铝合金导体外的外绝缘层4,所述铝合金导体包括线芯以及包裹在线芯外边的内绝缘层1,所述线芯为多股绞合的铝合金绞线2,在所述铝合金导体和外绝缘层之间填充有耐热阻燃材料3;还包括有光单元5,所述光单元5容纳在所述阻燃材料3中。在所述铝合金导体之间的空隙中容纳有碳纤维复合芯6。如图3所示,所述碳纤维复合芯6包括碳纤维丝7和玻璃纤维丝8,通过将成股的碳纤维丝7和玻璃纤维丝8绞合后,采用树脂浸渍,而后采用烘箱固化而成。所述碳纤维丝为一根,所述玻璃纤维丝为六根。
如图2所示,所述的光单元5包括多根光纤51和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松套管52、非金属加强层53和护套54,松套管52套在光纤51外,松套管52内填充满干式阻水物55,非金属加强层53内设置有多根均匀分布的阻水纱56,非金属加强层53与护套54之间嵌有撕裂绳57;至少一根光纤为刻写有测温光栅的光栅光纤,光栅光纤上每间隔预定的距离形成一个光栅测温点,预定的距离为300-50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信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信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7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