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节点网络报文传输的请求响应管理机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7399.2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4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东;胡雷钧;李拓;童元满;李仁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0 | 分类号: | H04L12/70;H04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节点 网络 报文 传输 请求 响应 管理机制 | ||
1.一种基于多节点网络报文传输的“请求—响应”管理机制,其特征在于实现这种机制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实现的配置包括:(1)多节点网络所使用报文协议的清晰定义;(2)节点每发出一个请求,需要在相应的列表上生成表项,记录下关键信息,在收到期望响应之后擦除;(3)对于同一类的请求,在每个节点维护一张由RAM实现的单独的列表;(4)当列表中的表项已经被未响应报文占满时,新的请求不能发出,需要通知节点等待;(5)列表的大小由系统规模和需要处理的报文协议复杂度决定,应符合或略大于节点对于相应报文的处理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机制,其特征在于对于报文协议的清晰定义,需要明确定义在所有不同场景下同一种请求可能引发的各种响应,从而明确特定的请求能得到哪些期望的响应,即哪些得到的响应是有效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机制,其特征在于节点发出请求的操作,需要在表项中留下如请求类型,报文序列号等信息,用来衡量得到的响应是否有效以及区分不同的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机制,其特征在于对于不同类别请求的区分,需要通过请求的响应方式作为标准,主要是为了避免请求之间存在依赖性的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机制,其特征在于对于请求进入列表的控制,由与列表大小对应的序列号来实现,每个进入列表的请求需要被分配一个序列号,当请求被响应之后该序列号被释放,如果所有的序列号都已分配完,则通知节点等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73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性测量装置和电性测量方法
- 下一篇:高灵敏度气体传导电子流量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