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通信处理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7336.7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3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M.福斯特;G.霍尔韦格;W.卡格尔;H.维奇尼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杜荔南;胡莉莉 |
地址: | 德国瑙伊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通信 处理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实施例一般地涉及无线电通信处理器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非接触式芯片卡和RFID标签的无线电通信处理器装置通常给其部件供应其从例如由相应读取器生成的电磁场中吸收的能量。但是向无线电通信处理器装置的这种能量传输可能至少部分地受到不同效应的妨害。对此的示例是多个芯片卡或RFID标签彼此的相互影响以及由于多径传播和相消干扰造成的场空洞。对无线电通信处理器装置的部件的稳定和连续的能量供应是值得期望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有芯片和集成在芯片中的电池的无线电通信处理器装置。
附图未再现实际大小比例,而是应当用于图解说明不同实施例的原理。下面参考下面的附图来描述不同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阐明了RFID标签读取过程。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电通信处理器装置。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无线电通信处理器装置。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锂电池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集成电池。
图6示出了用于在第二芯片卡接近时输送给第一芯片卡的能量减少的一个示例。
图7示出了用于在第二芯片卡接近时输送给第一芯片卡的能量减少的另一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的描述涉及示出细节和实施例的附图。这些实施例被详细描述,使得技术人员可以实施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也是可能的,并且实施例可以在结构、逻辑和电气方面被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主题。不同的实施例不一定相互排斥,而是不同实施方式可以彼此组合,使得产生新的实施方式。
诸如非接触式芯片卡和无源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的无线电通信处理器装置在其功能方面通常依靠由读取设备供给能量。但是由于一系列效应,向这样的通信装置的能量传输可能受到妨害,使得其功能不再被保证并且例如通信处理器装置与读取设备之间的通信相应地中断。
这样的供给不足可能由不同的效应造成:针对HF(高频)通信处理器装置(即在HF范围中通信并且吸收能量的通信处理器装置)的失谐、A类型间歇;或者针对UHF(超高频)通信处理器装置(即在UHF范围中通信并吸收能量的通信处理器装置)的场空隙/多径传播。
在HF通信处理器装置的情况下,例如紧密耦合(例如处于一个钱包中)的无源非接触式智能卡可能彼此强烈地影响,使得从读取设备一侧的能量供给至少部分地是不可能的并且导致故障。
这样的失谐的原因通常是,每个卡片本身是RLC振荡电路,并且通过有针对性的谐振超高才保证能量供给。通过相互影响,出现谐振频率的移位并且所需的供给电压不再被保证。
此外,调制类型对能量供给有影响。如果调制阶段例如进行得过长,则芯片卡或RFID标签可能也许不再被供给能量。
为了减小由于无线电通信处理器装置的相互影响造成的效应,可以降低通信处理器装置的RLC振荡电路的品质,使得实现针对谐振移位的较小敏感性。但是这样的品质降低的结果还有减小的通信作用距离。
在UHF芯片卡(基频:800-900MHz)的情况下,存在可能导致场空洞或场侵入的多径传播效应。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通信处理器装置(例如RFID标签)处于场空洞中。相应地可能出现的情况是,RFID标签不能持久地被供给能量。这可能导致,当已经被读取的RFID标签移动经过场空洞并且结果必然被重新读取时,降低RFID系统(其由读取设备和RFID标签构成)的读取速率并且降低吞吐量。
图1阐明了RFID标签读取过程。
假定:RFID标签101在第一时刻与读取器102通信(其由第一箭头103来符号表示),并且然后移动经过场空洞(箭头104)。由于RFID标签101在场空洞中未被供给能量,因此其在通信中存储的信息丢失,并且因此可能出现其重新与读取器通信(箭头105)的情况。
通过将状态位(例如DESP,英语:data exchange status bit(数据交换状态位))置位,可以将FRID标签标识为已经被读取的,使得例如避免重复读取。但是为此需要的是,当横穿RFID门时,针对横穿场空洞的时长的状态位保持为已置位的,但是例如被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7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