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锁方法与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7215.2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1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晓岚;林明和;蒋政雄;苏玮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锁 方法 电子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锁方法与电子装置,此方法适用于具有触控屏幕且处于屏幕锁定模式的电子装置。此方法包括:在触控屏幕上显示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根据电子装置的倾斜状态调整第一区域及/或第二区域的位置/面积;接收作用在触控屏幕上的接触操作;以及当接触操作起始于第一区域并且终止于第二区域时,将电子装置切换至解锁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解锁方法与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触控屏幕的移动装置来说,在移动装置闲置一段时间之后,移动装置会自动关闭触控屏幕的屏幕显示功能。当使用者再次开启屏幕时,移动装置会进入屏幕锁定模式。在屏幕锁定模式下,大部分的触控操作都会被过滤掉,以避免因使用者意外的触碰到屏幕而使移动装置执行误动作。换句话说,在屏幕锁定模式下,移动装置只会对预设的解锁操作起反应。
目前较常见的解锁操作例如是滑动解锁、密码输入解锁、几何连线解锁、指纹识别解锁及人脸识别解锁。由于密码输入解锁与几何连线解锁都是需要较为复杂的解锁程序,并且指纹识别解锁及人脸识别解锁可能会因误判等原因而导致无法顺利解锁,因此,最常被使用者使用的解锁方式仍属操作上相对简便的滑动解锁。但是,由于屏幕上呈现的解锁物件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因此,对于屏幕尺寸较大的移动装置或手较小的使用者来说,使用者可能无法轻易地以单手完成解锁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锁方法与电子装置,可实时地根据电子装置的倾斜状态来调整解锁用的区域分布,从而提升使用者将电子装置解锁时的便利性与准确性。
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提供一种解锁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具有触控屏幕且处于屏幕锁定模式的电子装置。此方法包括:在触控屏幕上显示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根据电子装置的倾斜状态调整第一区域及/或第二区域的位置/面积;接收作用在触控屏幕上的接触操作;以及当接触操作起始于第一区域并且终止于第二区域时,将电子装置切换至解锁模式。
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提供一种解锁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具有触控屏幕且处于屏幕锁定模式的电子装置。此方法包括:在触控屏幕上显示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根据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信息或外部环境信息调整第一区域及/或第二区域的位置/面积;接收作用在触控屏幕上的接触操作;以及当接触操作起始于第一区域并且终止于第二区域时,将电子装置切换至解锁模式。
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包括触控屏幕、重力传感器及处理器。触控屏幕用以接收作用在触控屏幕上的接触操作。重力传感器用以感测电子装置的倾斜状态。处理器耦接触控屏幕与重力传感器。当电子装置处于屏幕锁定状态时,处理器用以在触控屏幕上显示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并且根据电子装置的倾斜状态调整第一区域及/或第二区域的位置/面积。当接触操作起始于第一区域并且终止于第二区域时,处理器还用以将电子装置切换至解锁模式。
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包括触控屏幕、外部环境传感器及处理器。触控屏幕用以接收作用在触控屏幕上的接触操作。外部环境传感器用以感测外部环境信息。处理器耦接触控屏幕与外部环境传感器。当电子装置处于屏幕锁定状态时,处理器用以在触控屏幕上显示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并且根据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信息或外部环境信息调整第一区域及/或第二区域的位置/面积。当接触操作起始于第一区域并且终止于第二区域时,处理器还用以将电子装置切换至解锁模式。
基于上述,当电子装置处于屏幕锁定状态时,触控屏幕上显示的第一区域及/或第二区域的位置及/或面积会适应性地根据电子装置的倾斜状态而被调整。当处理器检测到使用者在触控屏幕上的接触操作是起始于第一区域并且终止于第二区域时,处理器就会将此电子装置解锁。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范例实施例所示出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7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防误触控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