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倾斜煤层巷道的支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6871.0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伍国军;陈卫忠;郑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20/02;E21D11/10;E21D11/20;E21D11/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煤层 巷道 支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煤层巷道的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急倾斜煤层巷道的支护方法,它适用于一种急倾斜煤层大变形及地层偏压的支护。
背景技术
急倾斜煤层巷道的围岩介质一般都具有高度非均匀性和非连续性,存在着众多的节理裂隙,使得围岩具有非对称变形和支护体不均匀受荷的特点,巷道开挖后易出现地层相互错动、变形高度非对称性的特征,且冒顶、底臌现象异常突出,特别是巷道顶部为不稳定煤层,极大增加了支护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急倾斜煤层巷道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U型钢可缩性支架或工字钢支架支护方式,但钢支架一般不封闭成环,底拱不进行特别支护,且支护方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设计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保守性, 并且支护效果不佳,巷道往往变形严重,需要不断的翻修,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而且给施工带来了较多安全隐患。因此急需发明一种安全、可靠,并适用于急倾斜煤层巷道的支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深部急倾斜巷道的支护方法,该支护方法基于新奥法施工过程力学原理,其突出特点是充分利用“新奥法”原理中的“支护与围岩共同承载”、“早封闭成环”的施工理念,采用可缩性U型钢支护,封闭成环,根据煤层倾向非对称合理布置预应力锚杆(索),实现联合支护的新型支护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成本相对较低。支护结构安全可靠,可免除巷道支护后不断修复和返工,保障巷道支护结构的长期安全与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急倾斜煤层巷道的支护方法,其步骤是:
1、锚杆(索)支护:巷道开挖后,清除掌子面危岩,按照设计要求,沿巷道洞周布设锚杆(索)安装位置,用钻机沿巷道径向钻孔(注:尽量保证钻孔方向与煤层倾角大角度相交),安装锚杆(索)。锚杆采用无纵筋螺纹钢锚杆,当急倾斜巷道出现左偏压时,左侧锚杆间距宜为普通布置间距的0.5~0.8倍,当巷道出现右偏压时,右侧锚杆布置间距应为普通布置间距的0.5~0.8倍,钻孔误差+100mm。锚索断面布置原则:两帮各布置两根锚索,顶拱布置一根锚索,底拱两边分别倾斜各布置一根锚索;当巷道处于倾斜地层,出现左偏压时,巷道左侧锚索宜采用φ19.8mm×9300mm长锚索两根,右侧采用φ17.8mm×6300mm锚索两根,当巷道出现右偏压时,巷道右侧锚索宜采用φ19.8mm×9300mm长锚索两根,左侧采用φ17.8mm×6300mm锚索两根。钻孔误差+100mm。
锚固剂:锚固剂采用CK2550和K2570两种型号,每根锚杆用一块CK2550和一块K2570锚固剂,每根锚索用一块CK2550、两块K2570型的锚固剂。
预紧力施加:有条件时可间隔施加锚固预紧力,锚杆锚固力不小于80kN;树脂锚索锚固力不小于100kN,外露长度260mm,中空注浆锚索锚固力不小于120kN,锚索采用厚18mm碟型托盘。
2、喷网支护:锚杆(索)施作完毕后,对巷道洞周挂钢筋网,并与锚杆、锚索焊牢,采用干(潮)喷法喷射混凝土,混凝土标号C25,喷浆宜采用先墙后拱、先下后上的顺序,在初喷混凝土终凝以后进行复喷2~3次,喷层厚度15~20cm。
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前,要测量开挖断面,对喷射混凝土表面凹凸显著部位分层喷射找平,将外露的锚杆头齐根切除,并用水泥砂浆抹平。巷道喷浆后,要确保混凝土均匀,开裂浆皮无裂隙,无裸露的矸石,无露网、露筋现象。
3、巷道底拱锚喷网支护:底拱按设计断面开挖后,根据设计要求施作底拱预应力锚杆和锚索,再挂钢筋网喷浆支护。锚杆(索)及喷网的施工工艺和参数同步骤1、步骤2。
4、U型钢封闭成环支护:采用U型钢封闭成环,施工顺序为底-帮-顶的安装支护方式,由于是急倾斜巷道,建议采用四片U型钢对称安装连环,底部U型钢与帮部U型钢片搭接尽量控制在拱腰部位,保证良好的受力协调性,底拱两片U型钢宜选择在拱底中心处搭接,可伸缩最大范围580~620mm,巷道左右对称安装。U型钢每处搭接采用二副卡缆固定,U型钢棚节之间使用限位卡,采用芭片背顶,安装后卡缆螺栓应能直接插入安装的两卡缆板之间,卡缆与U型钢的强度应匹配。
5、底板回填:底拱最大深度为780~820mm,在锚喷网及钢支架施作后采用砂石回填,回填时应按照巷道标定的腰线进行,回填后,底板要平整,前后坡度要一致,轨道必须垫实,不得悬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8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件
- 下一篇:一种深长煤矿斜井的盾构施工系统及其数据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