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轮对装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6688.0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0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田;刘彦彤;于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17/06;B25B1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轮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工装,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转向架参数测定试验台振动特性和自振频率试验中使用的固定车辆转向架轮对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架参数测定试验台,具有整车振动特性试验的能力和半车自振频率试验的能力,这两项试验的结果对车辆的设计与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试验前需要将试验台上的轮对全部卡紧,在平台垂向、横向和侧滚振动时,轮对相对试验台的激振平台不应出现相对位移,否则会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现用的一体式轮对装卡装置通用性差,车辆进入工位时多数存在装卡不匹配,需要调整,浪费大量时间、人力,并且耽误试验进度,还有用楔块直接将轮对卡住,这种方式的不足是装卡不牢靠,且楔块在振动试验时容易被振松动,直接影响试验数据和试验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强的转向架参数测定试验台振动特性和自振频率试验中使用的固定车辆转向架轮对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式轮对装卡装置,包括两个装卡单元,每个装卡单元都包括一个直线轮轨、两个对称的底座、斜块、顶丝螺栓和丝杠,底座两侧带有耳,耳上开有圆孔,丝杠两端加工有螺纹,丝杠的直径与底座两侧耳孔孔径匹配,丝杠穿过耳孔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其特征在于:两个对称的底座通过其上两边开有的长圆孔与激振平台连接,底座与轮对的平行面开有两个螺纹孔,顶丝螺栓与底座上的螺纹孔匹配,斜块上开有长圆孔,两个底座相对一侧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斜块。
底座与直线轮轨搭接处开有两个U型孔,防止搭接时与直线轮轨固定螺栓干涉。
本发明两个对称的底座通过其上两边开有的长圆孔与激振平台连接,底座与轮对的平行面开有两个螺纹孔,顶丝螺栓与底座上的螺纹孔匹配,两个底座相对一侧分别通过斜块上的长圆孔及螺栓连接斜块,因此可调整底座与轮对适当的装卡距离,通用性强,同时由于底座与斜块通过螺栓连接,防止垂向振动时斜块有垂向位移,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和成本较低,在整车振动特性试验和半车自振频率试验中,安装起来比较方便,节省了试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试验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使用状态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轮轨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底座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底座正测图;
图6是本发明斜块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轴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轮对装卡装置Ⅱ安装在已有参数测定试验台激振平台Ⅰ上,限制轮对Ⅲ与激振平台Ⅰ产生相对位移。
如图2-图5所示,所述轮对装卡装置Ⅱ由直线轮轨a、底座b、斜块c、顶丝螺栓d和丝杆e组成,该装置以直线轮轨a为中心对称,所述直线轮轨a两侧底座开有四个螺栓孔1,通过螺栓与激振平台Ⅰ固定,两直线轮轨a的距离根据所检测车辆的轨距相同,所述底座b与直线轮轨a呈搭接形式,底座b与直线轮轨a搭接处开有两个U型孔9,防止搭接时与直线轮轨a固定螺栓干涉,底座b底面两侧每侧开有两对长圆孔2,通过螺栓与激振平台Ⅰ连接,利用长圆孔2可调整底座b与轮对适当的装卡距离,底座b与轮对平行面开有两个螺纹孔3,与顶丝螺栓d匹配,底座两侧焊接有耳4,耳4上开有圆孔8,所述斜块上面开有长圆孔6,使斜块c左右可以调整,通过螺栓5与底座b固定,防止垂向振动时斜块c有垂向位移。
如图6-图7所示,车辆进入工位,轮对Ⅲ落入直线轮轨a上为正位,装卡轮对时,首先调整底座b装卡轮对Ⅲ的适当位置,将底座b固定在激振平台Ⅰ上,然后将斜块c塞进底座b与轮对轮辐的缝隙中,顶丝螺栓d将斜块c紧紧的顶在轮对轮辐上,斜块c上面螺栓与底座固定紧,将两个丝杠e分别穿过底座b两圆孔4,用螺栓7将丝杠e与底座b固定紧,装卡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