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游式河流污水自动净化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66545.X | 申请日: | 2014-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沈振强;郎嘉琪;陈元帅;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游 河流 污水 自动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污水的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以船为载体浮游式河流污水自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常年水资源总储量为2.81万亿m3人均不足2150m3,是“水资源最为紧缺”的13个国家之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监测的197条河流的407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断面比例分别为49.9%、26.5%和23.6%,河流污染相当严重。
目前全国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全国46个重点城市中,只有28.3%的城市饮用水源的水质良好、26.1%的城市水质较好、45.6%的城市水质较差,饮用水的水质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目前河流污水净化装置基本都是固定在污水源处的,只有在部分情况下,会采取飞机或人工喷洒化学物质的方法来净化河流与湖中的污水,很难解决水体的二次污染,达到对水体完全净化来达到国家标准的目的。同时现有的污水净化装置还存在化学物质用量大,效果不好并且易产生二次污染,不够经济,净化效率低等缺点。
该浮游式河流污水自动净化装置结合了国内外许多先进的技术,使得净化河流污水的成本极大地降低,而且无二次污染,净化效率极大增高,同时还能为国家和地方水污染控制与治理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持和帮助,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净化河流污水的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装置首先运用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的分析与数据传送功能,对该水域进行水质检测与分析。污水依次通过由格栅,石英砂,活性炭组成一级净化装置对水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再通过臭氧装置除去水中的有机物和浮游生物,然后再通过CAM吸附装置和AOAO加膜装置,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N、P元素等,最后该污水再通过PH调节池,调节后的污水会从船体的侧翼被排除,与河流中的污水混合降低河流中污水的污染程度,经过多次同样的净化,起到净化整条河流的作用。
本装置的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主要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法来实现精确检测。仪器上的电极有PH、氟、钠、钾、钙、镁和参比电极。每个电极都有一离子选择膜,会与被测样本中相应的离子产生反应,膜是一离子交换器,与离子电荷发生反应而改变了膜电势,就可检测溶液,样本和膜间的电势。当溶液中被测离子接触电极时,在离子选择电极基质的含水层内会发生离子迁移。迁移离子的电荷改变存在着电势,因而使膜面间的电位发生变化,再测量电极与参比电极间产生的电位差,就可以准确的检测水中各离子浓度。
本装置的CAM吸附装置的CAM是指可降解β-环糊精基水凝胶,其为典型的三维网状结构且表现出优良的去除金属离子性能。利用可降解β-环糊精基水凝胶(CAM)可以除去水中的Cd2+、Pb2+和Cu2+等金属离子作用。
本装置的AOAO加膜法生物降解污水的处理过程可归纳为4个连续进行的阶段,即絮凝作用、吸附作用、氧化作用、沉淀作用。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细菌常以絮体形式存在。污水进入生物反应池后,首先发生的是絮凝作用,污水中产荚膜细菌可分泌出粘液性物质,并相互粘连成菌胶团。菌胶团又粘连在一起,絮凝成活性污泥或粘附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吸附作用是菌胶团吸附污水中有机颗粒、胶体物质的过程。氧化作用是被污泥吸附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在微生物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可溶性有机小分子物质,然后透过细胞膜进入微物细胞内。这些被吸收的物质,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沉淀作用也是污水生化处理必要的过程,生物絮体具有良好的淀性能,最终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浮游式河流污水自动净化装置通过将净化污水装置与船坞结合的方法,使得装置在净化河流污水时可以随意流动,可以到达河流中的任意污染水域。当船在河流中行驶时,通过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对水质的分析,从而控制进出水阀门的的开关来决定是否净化污水。净化污水的过程采用了物理—化学—生物膜相结合方法,使得净化过程高效、迅速且基本不需要人工操控。并且该浮游式河流污水净化装置可以做出任意大小的规格,以根据水域面积的大小来决定装置本身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浮游式河流污水自动净化装置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5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