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喷灌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6540.7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5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山;孙浩;段福义;韩启彪;刘杨;李浩;陈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朱广存 |
地址: | 453002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喷灌 施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肥装置,尤其是一种移动式喷灌施肥装置,适用于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属于节水农业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等)在农田灌溉中的推广应用,施肥技术也由传统的土壤施肥向水肥一体化方向转变。传统的土壤施肥方式,施肥精度低,其肥料利用率只有25%~30%,不仅造成肥料的极大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而水肥一体化不仅可以精确控制施肥时间、施肥量、肥液浓度和营养元素间的比例,提高水肥利用率,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年底,我国喷灌面积达到302.5万hm2,占全国节水灌溉面积的11.08%。然而,虽然喷灌面积逐年扩大,但与之配套的施肥装置却很少,未能充分发挥喷灌设施的优势。目前普遍采用的喷灌施肥方式主要是压差式和泵注入式,但压差式施肥方法存在着以下弊端:(1)施肥时肥料浓度随时间而变化,施肥均匀度较差且不易控制;(2)水头损失较大;(3)施肥时肥料罐封闭运行,不仅罐体需要承受灌溉系统压力,而且每次加肥前都要先排除罐内部分水量,水肥有一定损失,另外每次加肥都要开盖、扣盖、开阀、调压等,操作比较麻烦。而泵注入式施肥方法虽然注入肥料快、施肥浓度均匀,但需要添加动力设备和辅助设备,成本不易降低。这两种施肥方式应用时都需要给每个首部系统配备施肥罐或者修建化肥池,设备的利用率低,成本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喷灌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喷灌施肥装置,解决了现有施肥装置结构复杂、操作麻烦、成本高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动式喷灌施肥装置,包括平板车、动力混肥装置、肥量控制装置、离心泵和肥料桶,所述的动力混肥装置、肥量控制装置、离心泵和肥料桶固定在平板车上,所述的肥料桶上设置有进水管和肥料输出管,所述的进水管与肥料输出管通过三通接头与输水支管相连通,所述的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的输水支管与输水主管相连通,所述的输水支管上设置有球阀;
所述的动力混肥装置包括动力源、搅拌电机支架、搅拌器和搅拌电机,所述的搅拌器设置在肥料桶内,所述的搅拌器与搅拌电机安装在一起,所述的搅拌电机与动力源相连接,所述的搅拌电机固定在搅拌电机支架上;
所述的肥量控制装置包括水肥液计量表、压力表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的离心泵、水肥液计量表、压力表和第二控制阀依次安装在肥料输出管上。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肥料桶的上端有注水口,下端有出肥口,出肥口处设有滤网,所述的注水口与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的出肥口与肥料输出管相连通。在出肥口设置滤网,可以有效的过滤掉肥料中的杂质,避免杂质堵塞管道,降低管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动力源为电源、柴油发电机和汽油发电机的任一种。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搅拌电机支架通过限位销可旋转的固定在平板车上。通过限位销的作用,使搅拌电机支架可以旋转,再加肥料的时候,将搅拌电机支架旋转到肥料桶的边缘,便于加入肥料。加肥料结束后将搅拌电机支架旋转到肥料桶的中间,并固定,开始搅拌。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输水支管通过活接与三通接头安装在一起。通过活接可以方便快捷的将输水支管与三通接头安装在一起。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压力表与第二控制阀之间设置有单向阀。设置单向阀可以防止肥料逆流。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输水支管与输水主管之间的输水主管上设置有逆止阀,防止输水主管中的肥液倒流。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离心泵为耐腐蚀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移动式喷灌施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性强,可以方便的应用于多个喷灌系统,降低喷灌系统中施肥设备的投资。
本发明的肥量控制装置包括水肥液计量表、压力表和第二控制阀组成,可以有效地控制施肥时肥料浓度,使肥料浓度均匀,肥料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水头基本上没有损失。
本发明的肥料桶为上面开口的圆桶,施肥时肥料罐开口运行,罐体不需要承受灌溉系统压力,而且每次加肥前都不用先排除罐内部分水量,不会造成水肥损失,另外每次加肥都不需要开盖、扣盖、开阀、调压等,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