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整合可删除新型非病毒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6521.4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2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C12N15/6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20002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合 删除 新型 病毒 载体 及其 构建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的一种非病毒载体,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不整合可删除非病毒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如今,转基因技术不单单用于科学研究,还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技术及转分化技术发明以后,转基因技术大量应用于临床已是必然趋势。现在转基因技术用于临床的其中一个障碍就是安全性:首先,外源基因随机插入到基因组上,存在造成基因突变、基因沉默等潜在风险;其次,外源目的基因无法及时清除,特别是当目的基因具有成瘤作用时,这是非常危险的;最后,有的载体需要表达病毒蛋白,一些病毒蛋白本身具有致癌作用,并且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
转基因技术出现以后,研究者对转基因载体的安全性的提高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首先是一类以SV40、BPV、EBV病毒为基础的载体的出现。这类载体实现了在真核细胞中以游离基因的形式进行复制遗传,从而解决了载体基因在宿主细胞基因组中随机插入的难题。但是这类载体的复制都需要表达病毒来源的反式作用因子,而这类蛋白会转变宿主细胞,例如:基于SV40病毒的载体复制,需要表达大T抗原(其他蛋白由宿主细胞提供),而大T抗原能永生化原代细胞,在应用于动物时,就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1999年,H.J.Lipps实验室发现将人类来源的S/MAR元件替代了SV40大T抗原基因,而保留SV40的复制原点(origin),构建的载体pEPI-1仍然可以在CHO细胞中以游离基因的形式复制遗传,并且在没有抗性筛选的情况下,可以在CHO细胞中保留100代以上。S/MAR序列来源于人类β干扰素基因5’端支架粘连区,这类区域是典型的A/T富集序列,在维持染色体结构中起重要作用。pEPI-1经过了多次改善,都集中在精简序列和减少CpG原件上,从而提高载体的转染效率以及表达效率,如pEPito。后来H.J.Lipps实验室和Anthony Atala分别在动物实验以及人类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中,验证了基于S/MAR-SV40-Origin系列载体的可行性。
作为不整合的非病毒载体,S/MAR-SV40-Origin载体已经提高了很大的安全性,但是仍然存在着隐患。在诱导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为了提高表达效率和转化效率,常常会使用强启动子,而应用于临床需要重编程细胞再次分化,这时持续的表达分化早期的外源基因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综上所述,还亟需构建一种更安全的转染载体,以促进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技术和转分化技术早日应用于临床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整合可删除新型非病毒载体。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非病毒载体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如上所述的非病毒载体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整合非病毒载体,所述的非病毒载体包含S/MAR序列、SV40复制原点和Cre-ERT2表达序列,所述的S/MAR序列的上游和下游分别具有一个loxP序列,两个loxP方向相同,且其中一个loxP序列位于S/MAR序列和SV40复制原点之间。
所述的非病毒载体还包括外源目的基因,优选的为EGFP。
所述的S/MAR序列、Cre-ERT2表达序列和外源目的基因共用启动子和终止子,所述的启动子优选为真核表达的启动子。
所述的Cre-ERT2表达序列与外源目的基因用IRES序列连接。
一个LoxP序列在所述启动子上游连接,另一loxP序列在S/MAR序列的下游连接。
所述的S/MAR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所述的SV40复制原点的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的Cre-ERT2表达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loxP序列与SEQ ID NO.8有85%-100%相似度,优选的LoxP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所述的非病毒载体是通过以下方法构建的:
a)从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pEP4-Cre-EGFP质粒中克隆出Cre-ERT2-IRES-EGFP片段,
b)将Cre-ERT2-IRES-EGFP片段插入pcDNA3.1(-)质粒的CMV Promoter下游,得到pcDNA-Cre-EGFP质粒,
c)用EF1α Promoter替换pcDNA-Cre-EGFP中的CMV Promoter得到pECG质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