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光电比色计的辅助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6484.7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5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凯;王照平;蔡晓艳;王玉巧;贾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J3/10 | 分类号: | G01J3/10;G09B2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5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光电比色计 辅助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检测及物理实验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光电比色计的辅助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物质的溶液是有颜色的,有些物质的溶液虽然本身没有颜色,但可以通过加入显色剂生成有色溶液。这些溶液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当其浓度改变时,溶液颜色的深浅也随之改变,溶液愈浓,颜色就愈深,颜色强度和物质含量成比例。因此,可以通过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来测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含量。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激发下,产生对光的吸收效应。因此可以根据光被有色溶液吸收的强度,测出溶液内物质含量的多少。这种基于比较颜色深浅来测定溶液中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比色分析,又称吸光光度法。
比色分析是化学分析方法中的一种,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通常测定含量在10-1-10-4mg/L的微量组分。特别是近年来采用了新的特效有机显色剂和络合掩蔽剂,可以不经分离而直接进行比色测定。比色分析同其他仪器分析一样,也具有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1%-5%)的缺点,但对于微量组分测定来说,由于绝对误差很小,测定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在现代仪器分析中,有60%左右采用或部分采用了这种分析方法。比色分析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卫生分析、生化分析、环境污染中的水质分析以及冶炼、地质勘测中的物质分析等方面。
光电比色计的使用及溶液浓度的测定是物理实验中一个常见的实验项目。由于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因此进行比色测定时,入射光必须加以选择,否则灵敏度很低,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如果某一种色光与另一种色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后能形成白光,则这两种色光就称为“互补色”。选择入射光的一般原则是:入射光的颜色与待测溶液的颜色应为“互补色”,因为互补色光之间,能够形成相互阻挡的效果,从而可以使入射光被最大程度地吸收,提高测量精度。常用的“互补色”是:红色与青色,绿色与品红色(紫红色),蓝色与黄色,橙色与青蓝色。目前实验中光电比色计实验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其一,多采用白炽灯作为光源,通过滤色片获得三种不同颜色即蓝色(波长为420nm)、绿色(波长为500nm)、红色(波长为650nm)的色光。因此只能为三种颜色即黄色、紫色、青色溶液提供较好的互补色光,而对于其他颜色的溶液只能提供接近互补色的入射光,从而影响测量准确度。
其二,采用滤色片获得的单色光单色性不好,波长稳定性差。
其三,采用白炽灯作为光源,发热量高,稳定度差,影响测量精度。
其四,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更换滤色片,一不小心就会将滤色片摔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光电比色计的辅助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八只不同颜色的RCLED(谐振腔发光二极管)作为单色光源,对于各种颜色的溶液都能提供互补色光作为入射光,从而提高测量准确度。另外,该光源单色性能好,发热量低,波长稳定性高,寿命长,驱动简单,不需预热,采用PWM方式调节亮度准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量机械结合面法向及切向接触刚度的综合实验台
- 下一篇:防暴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