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绕包式陶瓷化硅橡胶耐火电缆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6426.4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3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欧一波;聂立军;卢智;张同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气输配电有限公司;广州电缆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295;H01B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51148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型绕包式 陶瓷 硅橡胶 耐火 电缆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是指一种环保型绕包式陶瓷化硅橡胶耐火电缆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现有的绕包式陶瓷化硅橡胶耐火电缆普通采用的填充材料及扎紧带通常有两种:
1、高阻燃类的非环保填充和扎紧带,如岩棉绳,玻纤带等;
2、环保类的非高阻燃类填充及扎紧带,如网状聚丙烯,无纺布等;
上述耐火电缆存在着如下的不足:
1、采用非环保填充材料及扎紧带,在火焰中会释放大量烟雾甚至有毒气体。
2、采用非高阻燃填充及扎紧带,在火焰中填充材料及扎紧带会碳化,灼烧,不能有效保护绝缘层,导致电缆线芯松动,相互摩擦,造成陶瓷化后的硅橡胶层脱落,影响耐火性能。
3、耐火带及高阻燃扎紧带(如:云母带,玻纤带)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污染,刺激人体皮肤,阻碍生产。
4、电缆耐火性能只能通过标准BS 8734的单纯耐火试验-C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在火焰条件下,不影响电缆耐火性能。扎紧带能实现“三隔绝”,火焰、空气及水隔绝、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污染,刺激人体皮肤,阻碍生产的环保型绕包式陶瓷化硅橡胶耐火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绕包式陶瓷化硅橡胶耐火电缆,包括多个线芯,每个所述线芯包括导体,所述导体的表面依次包覆有耐火带以及绝缘层,所述线芯的表面依次包覆有扎紧带以及护套,所述扎紧带与所述线芯之间填充有环保陶瓷化防火耐火填充绳;
所述耐火带以及扎紧带为环保型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带;
所述护套为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制成的护套;
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绝缘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耐火带的厚度为0.18mm~0.25mm;所述扎紧带的厚度为0.20mm~2.00mm。
优选地,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70mm~2.60mm。
优选地,所述护套厚度为0.80mm~2.80mm。
优选地,多个所述线芯呈圆形排列,且相邻的两个线芯外切,所述线芯与所述扎紧带内切。
进一步地,所述耐火带为正反向绕包双层环保型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带。
上述环保型绕包式陶瓷化硅橡胶耐火电缆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导体表面正反向绕包双层环保型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带,即耐火带;
S2、用环保型XLPE电缆绝缘料在耐火带外挤制一层绝缘层,从而制成线芯;
S3、取多个线芯排列好,并在排列好的线芯外绕包扎紧带,且在所述线芯之间填充环保陶瓷化防火耐火填充绳,
S4、扎紧带外再用环保型无卤低烟聚烯烃护套料挤制一层绝缘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耐火带为环保型陶瓷化硅橡胶防火耐火带;陶瓷化硅橡胶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能够在750℃×180min火焰烧蚀的情况下,不被烧成粉状灰烬,且能形成陶瓷状的铠装,形成一层坚硬的保护层,从而保护线路不短路、断路。在火灾的情况下,一定时间内保障电力和通讯的畅通,最大限度地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生命财产的损失。
2、在火焰条件下,环保陶瓷化防火耐火填充绳能陶瓷固化,在保护绝缘层的同时,固定线芯,防止线芯松动、抖动,相互摩擦。
3、在火焰条件下,扎紧带先一步陶瓷化,隔绝火焰,空气和水等杂物进入缆芯,和环保陶瓷化防火耐火填充绳一起起到对绝缘层良好的保护作用。
4、耐火带和扎紧带都采用环保型陶瓷化防火耐火带,生产时无粉尘污染,不刺激皮肤,清洁生产。
5、本发明制成的耐火电缆能通过标准 BS6387-1994 淋水振动(W及Z类耐火试验)耐火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气输配电有限公司;广州电缆厂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电气输配电有限公司;广州电缆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4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