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块状沟槽和埋层的浮动结碳化硅SBD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6403.3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1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庆文;杨帅;汤晓燕;张艺蒙;贾仁需;张玉明;王悦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872 | 分类号: | H01L29/872;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块状 沟槽 浮动 碳化硅 sbd 器件 | ||
1.一种具有块状沟槽和埋层的浮动结碳化硅SBD器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金属、SiO2隔离介质、沟槽、一次N-外延层、P+离子注入区、二次N-外延层、N+衬底区和欧姆接触区,
金属和SiO2隔离介质位于二次N-外延层上方,金属和SiO2隔离介质相邻,且金属与和SiO2隔离介质有相重合之处,沟槽位于金属下方,二次N-外延层的表面;
所述P+离子注入区处于一次N-外延层的表面,沟槽与P+离子注入区上下对齐,形状相同,或者与非P+离子注入区上下对齐,形状相同,浮动结采用圆形、六棱形或方形的块状埋层,所述一次N-外延层位于所述N+衬底之上,厚度为5~15μm,所述二次N-外延层位于所述一次N-外延层上方,厚度是5~15μm,所述一次N-外延层和所述二次N-外延层的总厚度为20μm,所述沟槽的深度为1~3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块状沟槽和埋层的浮动结碳化硅SB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与P+离子注入区形状相同,面积相等,且沟槽与此沟槽下方的块状P+离子注入区的边缘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块状沟槽和埋层的浮动结碳化硅SB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槽与非P+离子注入区形状相同,面积相等,且沟槽与此沟槽下方的非P+离子注入区的边缘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块状沟槽和埋层的浮动结碳化硅SB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离子注入区采用圆形的块状埋层,圆形形的排列方式包括多行平行排列的圆形、多行交错排列的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块状沟槽和埋层的浮动结碳化硅SB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离子注入区采用六棱形的块状埋层,六棱形的排列方式包括多行平行排列的六棱形、多行交错排列六棱形和蜂巢状排列的六棱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块状沟槽和埋层的浮动结碳化硅SB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离子注入区采用方形的块状埋层,方形的排列方式包括多行平行排列的方形、不相邻交错排列的方形和相邻交错排列的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块状沟槽和埋层的浮动结碳化硅SBD器件,其特征在于,P+离子注入区的掺杂浓度为1x1017cm-3~1x1019cm-3,厚度为0.4~0.6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块状沟槽和埋层的浮动结碳化硅SB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N-外延层和所述二次N-外延层的掺杂浓度为1x1015cm-3~1x1016cm-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块状沟槽和埋层的浮动结碳化硅SB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和SiO2隔离介质位于二次N-外延层上方;金属和SiO2隔离介质相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64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面钝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密封圈及其制作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