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Si-Cu-Zn系低熔点铝基钎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65918.1 | 申请日: | 2014-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4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强;肖晴;屈盛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35/28 | 分类号: | B23K35/28;B23K35/4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燕玲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l si cu zn 熔点 铝基钎 料及 制备 方法 | ||
1.一种Al-Si-Cu-Zn系低熔点铝基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由铝、硅、铜、锌、锰、镁、锶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硅3.50%~4.50%、铜17%~23%、锌10%~24%、锰0.80%~1.20%、镁0.80%~1.20%、锶0.02%~0.08%,余量为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Si-Cu-Zn系低熔点铝基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是厚度为0.15mm~0.25mm的箔状钎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l-Si-Cu-Zn系低熔点铝基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的熔点为480℃~500℃。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Al-Si-Cu-Zn系低熔点铝基钎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配料:以铝、锌、镁以及铝-硅中间合金、铝-铜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锶中间合金为原料,按以下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配制炉料:铜15%~23%、锌10%~24%、硅3.50%~4.50%、锰0.80%~1.20%、镁0.80%~1.20%锶0.02%~0.08%,余量为铝;
(2)熔铸:将配制好的炉料按铝、铝-铜中间合金、铝-硅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的顺序依次装入到石墨坩埚熔炼炉,均匀撒上覆盖剂,在690℃~700℃条件下保温至炉料完全熔化,然后升温至720℃~730℃,再加入锌,锌熔化后,加入精炼剂六氯乙烷精炼10~15分钟,然后扒渣并均匀撒上覆盖剂,温度降至690℃~700℃,再加入镁、铝-锶中间合金,完全熔化后搅拌3~5分钟,再加入精炼剂六氯乙烷进行第二次精炼5~6分钟,静置4~6分钟后扒渣,最后浇铸得到合金坯料;
(3)加工成型:将步骤(2)中得到的坯料在350℃~400℃下保温1~2h,然后通过轧机对合金坯料进行道次为7~9次、道次变形率为15%~18%的热轧处理,每次热轧处理后需在350℃~400℃下保温10min~20min后再进行下一次热轧,得到厚度为0.15mm~0.25mm的箔状铝基钎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Al-Si-Cu-Zn系低熔点铝基钎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硅中间合金是指硅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9.95%~20.00%的铝-硅合金;所述铝-铜中间合金是指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9.95%~50.00%的铝-铜合金;所述铝-锰中间合金是指锰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95%~10.00%的铝-锰合金;所述铝-锶中间合金是指锶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95%~10.00%的铝-锶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Al-Si-Cu-Zn系低熔点铝基钎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剂为质量比为1:1的NaCl-KCl熔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Al-Si-Cu-Zn系低熔点铝基钎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精炼剂六氯乙烷的加入量为每次精炼时合金熔体总质量的0.3%~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9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剔除药丸空袋装置
- 下一篇:触觉密码输入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