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桉树土壤中筛选的抑草真菌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5346.7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7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玉;张奇;梁友谊;杨特;胡文文;何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04;A01P13/02;C12R1/68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桉树 土壤 筛选 真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具有强化感作用的桉树的根部土壤筛到的黑曲霉属真菌,该真菌具有强抑草作用,属于微生物除草剂领域。
背景技术
桉树(Eucalyptus)是对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树属(Eucalyptus)各树种的统称,原产地绝大多数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邻近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群岛。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截至2012年,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桉树的生长速度在世界上的树种中名列前茅的树种,特点有适应性强、分布广、生长速度快、轮伐期极短等等,是当前工业主要的短周期原料林树种,因为桉树喜温暖气候,所以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被为引种和栽培旧。主要种类有,巨桉(E.grandis)在桉树属这些品种中其双蒴盖亚属横脉组柳桉系的一个优良的树种,具有萌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干形好、自然整枝好、短期可以采伐、经济效益高、用途广泛等优点;尾叶桉(E.urophylla)属常绿乔木,喜光、喜温湿,要求土壤疏松肥沃、酸性或微酸性,具有速生丰产、短期成材、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属桃金娘科落叶乔木,是巨桉和尾叶桉的人工杂交种,该树喜光,能在酸性的黄红壤里生长,具有耐干旱瘠薄、抗逆性强、生长快、适应性广、经济价值高、纸浆得率高、是造纸、人造板的优良材料树种等特点,等树种、亚种或变种很多差不多共有800余个。
对于“桉树树下不长草”这句话,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桉树除了对土壤中的水分和肥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桉树它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桉树释放的化学物质通过各种途径对其周围的其它的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了桉树林中群落的结构变的简单。对于桉树的化感作用,近些年来已有许多的相关报道。它的化感物质的释放有四个途径分别是通过叶片或树枝的挥发释放(主要是萜类物质)、通过降水的淋溶释放(主要是酚类物质)、通过根部分泌的根系释放、还有就是随着职务的残体的腐蚀而释放出化感物质的腐烂释放。
有研究表明桉树的化感物质对于植物根系、幼苗的生长和叶片的光合作用有抑制作用,如尾叶桉叶片的提取液,对绿豆(Phaseolus aureus Roxb.)和豌豆(Pisum sativum Linn.) 的插条的生根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巨尾桉枝叶的水浸提物,对水稻(Oryza sativa Linn.)、蕹菜(1pomoea aquatica)和菜苔(Brassica parachinensis)的种子萌芽有不同程度地影响;巨尾桉叶片的水抽提物,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影响。窿缘桉(E.exserta)和尾叶桉叶片的水抽提物,能强烈的抑制作用萝卜(Raphaaas sativa)、莴苣(Lactuca sativa)幼苗的生长;窿缘桉叶片的水提物,能显著的抑制作用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的苗高;尾叶桉叶片的水提物,能对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幼苗的生长产生强烈的影响。M.L.Bolte等发现到,从艮叶山桉(E.pulverulenta Sims)中分离出来的巨桉酚,不但对独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种子的萌发有强烈抑制作用,还能影响其气孔的开放,从而调节其水分散失强度来抑制其叶片的光合作用。
桉树以土壤为载体来实现化感作用的,其化感物质必然会影响土壤微生态系统,从而对桉树的化感抑草作用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化感物质对桉树根部土壤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根部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将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重大的影响。本研究是根据化感作用的原理,利用化感桉树根部周围特殊的微生态系统,来筛选、和研究抑草功能微生物,为后续的微生物除草剂的开发做好铺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具有强化感作用的桉树的根部土壤筛到的黑曲霉属真菌,该真菌具有强抑草作用,可用于开发微生物除草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真菌为黑曲霉属(Aspergillus niger)HQM1,于2014年3月16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 M 2014092,保藏地址为武汉大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靛胭脂包装装置
- 下一篇:手持式移动打磨机粉尘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