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钢壳列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5229.0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3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龚彪;王正雍;虞琪;常伟;蒋增丽;方伊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04 | 分类号: | B65G47/04;B65G47/24;B65G47/2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04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列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生产领域,涉及一种电池钢壳列队装置,特别是一种防止导电膜泄露的电池钢壳列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碱性电池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中,一道工序是在在电池钢壳内壁喷涂导电膜,电池钢壳内壁涂好导电膜后,需要进入烘箱内烘干,中途经过一段网带,在该网带上杂乱无章的排布,在网带上缓慢移动的过程中,电池钢壳内的导电液体会被烘干,随后,电池钢壳被输送进行其他工序。
由于电池钢壳中已装有导电膜,且喷涂后的钢壳如酒杯一样是开口,若电池钢壳是倾斜的,且开口部向下,则有湿润的导电液倾斜向下泄露出钢壳口部,可能导致电池的封装不紧密,而有漏液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池钢壳列队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提供一种电池钢壳列队装置,包括具有水平台面的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其轴线平行于工作台台面的转盘、设置在所述转盘下方与所述转盘下底部相接的传送带、位于所述传送带末端且与之相接的转向槽,所述转盘圆周侧面上设有多个水平方向延伸的轮齿,所述传送带具有水平的传送面,所述转向槽具有与所述传送面相接的一底壁,所述底壁为所述转向槽的与所述传送面相接的一条水平线沿传送方向按照预定方式旋转至垂直的轨迹所形成的曲面。
在上述的电池钢壳列队装置中,所述转向槽为开设在一导向块内的曲面槽,所述导向块固定于所述传送带末端。
在上述的电池钢壳列队装置中,所述转向槽包括位于所述导向块一端端面上的水平槽口、位于所述导向块另一端端面上的竖直槽口以及连接所述水平槽口和竖直槽口的、相同且相互平行的底壁和顶壁。
在上述的电池钢壳列队装置中,所述底壁为所述水平线沿水平传送方向匀速前进地同时等角速度地旋转至垂直整个过程的轨迹所形成的曲面。
在上述的电池钢壳列队装置中,所述曲面槽有至少两根金属丝弯曲而成,所述至少两根金属丝构成的曲面形成所述底壁。
在上述的电池钢壳列队装置中,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有刷轮,所述刷轮上沿径向设置的刷毛长度使得其可落在所述传送面的电池上。
在上述的电池钢壳列队装置中,所述传送带的传送面为波浪形,具有依次并排设置的凹槽,每个凹槽为与电池形状匹配的半圆柱面。
在上述的电池钢壳列队装置中,所述转盘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方设有一竖直设置的进料槽;所述转盘的下底部为卸料口,与所述传送带连接。
在上述的电池钢壳列队装置中,所述转盘外侧设有与所述转盘共轴线的弧形外挡板。
在上述的电池钢壳列队装置中,所述卸料口处设有沿传送方向延伸的规整板,位于所述传送面上方,且与所述传送面的间距大于或等于一个电池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具有特殊曲面结构的转向槽,可直接将水平躺着的电池调成竖直方向,有利于所有电池都排成竖立的一列。这种曲面结构,避免了机械手一类的机械结构来换向,且对整个电池前进列队速度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且体积小、结构简单,换向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池钢壳列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池钢壳列队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池钢壳列队装置中的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工作台;2、转盘;3、传送带;4、转向槽;5、导向块;6、电池;7、进料槽;8、弧形外挡板;9、刷轮;10、规整板;41、水平线;42、竖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电池钢壳列队装置包括工作台1、转盘2、传送带3、导向块5。其中,工作台1为一个支撑架结构(图中未示出),具有水平的台面。转盘2通过一直立的板结构安装在台面上,使得转盘2的转轴轴线呈水平方向,从而平行于工作台台面。转盘2通过电机带动而转动。
转盘2的外圆柱表面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轮齿,这些轮齿成在转盘2外表面沿轴线方向凹陷的半圆柱面,可刚好容纳一个电池工件。转盘2的正上方设有一竖直的进料槽7,进料槽7的宽度、长度与电池的直径、长度相当,电池从上往下排成一列,从转盘2上端所设置的进料口进入到转盘2上,并依次停在各个轮齿中,随转盘2转动而到达转盘2下底部。转盘2的圆柱表面外侧设有与所述转盘共轴线的弧形外挡板8,弧形外挡板8与转盘2外圆柱面之间有一定间隙,使得电池6转动时不会掉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