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机群的散生竹地下根茎并行模拟仿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4391.0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0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伟;喻勇;王大龙;陈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机群 散生竹 地下 根茎 并行 模拟 仿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网络机群的散生竹地下根茎并行模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A、将散生竹地下根茎模拟仿真分为鞭根生长建模、图形绘制渲染、任务调度管理3部分,将3部分任务分开并分配给网络机群中不同计算机并行完成,每一台计算机称为一个计算节点,各节点以交换机相互连接,构成网络机群系统;其中,执行任务调度管理的节点为任务管理节点,执行鞭根生长建模计算任务的节点为建模节点,执行图形绘制渲染任务的节点为图形节点;
B、用户通过用户交互模块登录系统,提出所要完成的仿真任务,并输入全局仿真参数,以及鞭根系统的几何构型参数和生长参数,用户交互模块生成全局仿真任务数据包,通过网络通信模块传送给任务管理节点;
C、任务调度管理模块接收发送到任务管理节点上的全局仿真任务,分别对全局仿真任务进行任务划分、任务管理:首先按照任务划分模式分析并划分为多个生长建模计算子任务,生成生长建模计算子任务数据包,存储于任务队列中;然后按照任务管理模式监测评估网络机群系统中建模节点的数量及各建模节点的负荷状态,将任务队列中待分配的子任务合理的分配到各建模节点,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将子任务数据包传送给各建模节点;
D、建模计算模块接收分配到建模节点的生长建模计算子任务,按照并行生长建模机制负责完成本节点上所有子任务的建模计算工作,然后将建模计算结果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发送回任务调度管理节点进行汇总分析,同时,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将三维图形指令发送至图形节点进行三维绘制与渲染,得到可视化的仿真结果;
E、任务调度管理模块接收到各建模节点返回的建模计算结果后,对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结果进行分析汇总,计算得到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分布指数,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交互模块供用户查阅;
F、图形绘制渲染模块接收发送到图形节点的三维图形指令,按照指令进行三维绘制与渲染,得到可视化的仿真结果;其中工作流程包括绘图指令接收、绘图指令识别、指令参数匹配、绘图指令执行和图形结果显示;
其中,用户交互模块可运行于能访问网络机群系统的任何一台终端计算机上,任务调度管理模块运行于任务管理节点上,建模计算模块运行于建模节点上,图形绘制渲染模块运行于图形节点上,网络通信模块运行于所有节点上实现节点间的相互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机群的散生竹地下根茎并行模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节点通常为配置专业图形加速卡的图形工作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机群的散生竹地下根茎并行模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全局仿真参数为仿真时间期限、时间步长、植株数量、各植株生长空间起始位置、长度单位;鞭根系统几何构型参数和生长参数包括竹鞭节长,竹鞭的轴向生长方向、轴向生长速率和径向生长速率,竹鞭岔鞭角度和岔鞭间距;鞭根的分枝角度和分枝间距、轴向生长方向、生长速率和径向生长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机群的散生竹地下根茎并行模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任务划分模式为:采用功能分解法对全局生长建模计算任务进行任务分割,任务粒度分为2级,以单鞭的生长及其下的各级鞭根为主任务粒度,以鞭根的生长及其下的各级子鞭根为辅助任务粒度;其中,优先以主任务粒度为单位,把整体建模任务有效分割成若干建模子任务,存储于任务队列中由任务管理模式分配给不同的建模节点完成;当机群系统规模较大、空闲建模节点较多时,将负荷较大的建模子任务以辅助任务粒度为单位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子任务,分配到空闲建模节点上;
任务管理模式为:任务管理节点建有全局任务管理表,存有各建模节点当前的任务数量、内存资源消耗及CUP负荷状况信息,通过全局任务管理表监测评估网络机群系统中建模节点的数量及各建模节点的负荷状态,对任务队列中所有子任务进行分配和管理,确保建模各节点的负载平衡:如果待分配的子任务数量少于或等于建模节点数时,两者间直接进行映射;当子任务数量大于建模节点数时,考虑任务调度与负载平衡的问题,优先分配到任务负荷小的节点;每分配完成一项子任务后将其从任务队列中删除,并更新全局任务管理表;各建模节点建有局部任务管理表,存有该建模节点当前的子任务数量、内存资源消耗及CUP负荷状况信息,维护本地任务资源,局部、全局任务管理表之间保持同步更新,以便全局任务管理表能及时准确反映各建模节点的任务负荷状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机群的散生竹地下根茎并行模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并行生长建模机制的具体步骤如下:
D1、任务管理节点根据用户交互模块提供的任务数据包,读取鞭根系统生长模型的几何构型参数及生长参数,设定仿真时限、时间步长、鞭根系统植株数量及其在三维坐标空间的初始生长位置方向,初始化仿真任务,进行任务分解,生成任务队列;
D2、任务管理节点进行任务调度管理,将任务队列中的子任务分配到建模节点;
D3、建模节点接收子任务,根据子任务的类别,创建竹鞭或鞭根对象,将其加入生长队列;
D4、在建模节点,以仿真时间步长为时序,逐一完成生长队列中竹鞭及鞭根的单位时间生长;
D5、判断其当前时序下生长队列中各竹鞭及鞭根的生长状态:
对于竹鞭,首先判断是否满足分生新鞭节的条件,如满足则分生新鞭节并记录在当前竹鞭对象中,否则保持继续分生状态使原节间伸长;其次判断是否满足岔鞭条件,如满足则计算岔鞭参数,并生成建模子任务请求发送给任务调度管理节点进行处理;最后判断是否满足分生鞭根条件,如满足则计算分根参数并创建鞭根对象,将其加入生长队列;
对于鞭根,判断是否满足分枝下级鞭根的条件,如满足则计算分根参数并创建下级鞭根对象,将其加入生长队列;
D6、建模节点按照时间步长增加仿真时间,进入下一时序,返回到步骤D3,直至到达仿真时间终点;
D7、按照以上步骤,沿着仿真时序,鞭根系统不断生长,得到单轴散生竹地下根茎在三维空间中的整个拓扑结构和几何形态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43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扩灌注桩的施工装置
- 下一篇:具有三管式踏杆的伸缩折合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