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锰锌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4208.7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1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华兴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程龙进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合 动力 汽车 驱动 系统 铁氧体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锌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锰锌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氧化物磁性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对汽车排放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厂家高度关注和加紧开发的重点。高性能软磁铁铁氧体做为一种高频电气,特性优良成本相对低廉,易于加工成不同形状,因此在汽车电子领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如汽车上使用的各种电感器、变压器、扼流圈滤波器等均需使用软磁铁氧体材料,由于汽车要在酷暑、严寒、振动、冲击、高负荷等十分恶劣的条件下运行,为了保证汽车电子设备的高可靠性,对汽车用软磁铁氧体产品通常有比一般用途更特殊、更严格的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市场上对混合动力汽车驱动锰锌铁体的需求,针对性的提供了一种宽温低损耗的锰锌铁氧体材料,该材料特别适合于混合动力车的DC—DC转换变压器及车载电子器件。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锰锌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用于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锰锌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含有三氧化二铁、氧化锰和氧化锌,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锰锌铁氧体材料含微量金属添加物,所述微量金属添加物包括铌粉、钙粉、镍粉、钴粉。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料,将作为所述主要原料组成的三氧化二铁52.50-55.10mol%、氧化锰36.5-38.5mol%和氧化锌6.10-10.8mol%进行电子称重,微量金属添加物称重,其重量比为铌粉0.01~ 0.05wt%、钙粉0.033~0.075wt%、镍粉0.009~0.030 wt%、钴粉0.01~0.05 wt%。
干混,所述主要原料投入球磨机干混,同时控制干混时间1-6h,以及料与磨球的重量比1:3。
振磨,将干混后的物料在预烧前进行球磨,这样可使物料更均匀。
预烧,将以上料粉所得球磨料在炉内预烧。
粗磨,将上述预烧得到的黑色混合物采用球磨机进行粗粉碎。
经所述细磨步骤处理后,所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锰锌铁氧体材料为深色颗粒状砂磨浆料,颗粒度为60目-200目,峰值为130目。
喷雾造粒,所谓喷雾造粒,即先进行浆料喷雾后进行烘干造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制得的高性能锰锌铁氧体材料用于汽车电子系统,电气特性优良,成本相对低廉,经过测定在初始磁导率为3200,在频率为100KHZ,200mT的条件下,温度为250C、800C、1000C、1200C时,相对应的功耗分别是400KW/m3、300KW/m3、340 KW/m3、360 KW/m3因此功耗相对较低,并且提高了混合电动汽车的国产化进程,改变过去汽车电子用软磁铁氧体产品被日本欧洲等国铁氧体厂家垄断的局面,从而推动了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下述实施例,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了解。
实施例一,所述用于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锰锌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含有三氧化二铁、氧化锰和氧化锌,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锰锌铁氧体材料含微量金属添加物,所述微量金属添加物包括铌粉、钙粉、镍粉、钴粉。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配料、干混、振磨、预烧、粗磨、细磨、喷雾造粒、检验、包装步骤:
配料,将作为所述主要原料组成的三氧化二铁52.5mol%、氧化锰36.5mol%和氧化锌10.8mol%进行电子称重,微量金属添加物称重,其重量比为铌粉0.01wt%、钙粉0.033wt%、镍粉0.009 wt%、钴粉0.01wt%。
干混,投入球磨机干混,同时控制干混时间1h,以及料与磨球的重量比1:3。
振动研磨,将干混后的物料在预烧前进行球磨,这样可使结晶均匀。
预烧, 将以上料粉所得球磨料在炉内预烧。
粗磨,将上述预烧得到的黑色混合物采用球磨机进行粗粉碎。
细磨,经所述细磨步骤处理后,所述LED驱动电源的锰锌铁氧体材料为深色颗粒状砂磨浆料,颗粒度为60目-200目,峰值为140目。
喷雾造粒,首先是浆料喷雾,其次是烘干造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华兴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华兴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4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级鄂破机及其齿板
- 下一篇:一种具有带显示功能底座的车载加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