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计算的自主心智发育云机器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3756.8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6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姬冰;李贻斌;王光君;李思齐;马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宁钦亮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计算 自主 心智 发育 机器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云计算来实现自主心智发育的云机器人系统,属于智能机器人研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为可编程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其特征是机器人按照事先设计的程序进行重复性的工作;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具有一定感觉功能和自适应能力的离线编程机器人,其特征是可以根据作业对象的状况改变其作业内容,即所谓的“知觉判断机器人”;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为智能机器人,其带有多种传感器,能够融合从不同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及自治功能。
机器人技术涉及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学科的知识,是当前科技研究的热点方向,但是如何实现真正的机器人智能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1986年《IEEE Journal of Robotics and Automation》(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期刊机器人及自动化)2(1):14-23页发表的《A robust layered control system for a mobile robot》(一个用于移动机器人的稳健分层控制系统)中提到了实现机器人智能的两种方法:一是“基于知识”的方法,即直接对机器人编程,使其完成特定任务;二是“基于行为”的方法,即面对复杂环境,机器人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完善其功能。但是,这两种方法均是面向任务,一旦任务改变,就需对机器人重新编程。在实际应用中,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往往是不断变化的,在设计阶段很难估计到后期可能发生的变化,因此,这种“局限性”就限制了机器人的智能化。在1998年,“AAI Books”出版社出版的《Evolutionary robotics:from intelligent robot to artificial life》(机器人技术的进化:从智能机器人到人工生命)一书中提出了基于“种群进化”的方法,即依据生物进化规律,使机器人完成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但是该方法只能实现机器人种群的系统进化。尽管上述传统的方法,包括“基于知识”、“基于学习”,及“生物进化”的方法,在机器人智能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上述方法均不能使机器人在未知的、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像人类一样灵活的完成任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1996年《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Processing》(虚拟通讯和图像处理)431-487页上发表的《Learning in image analysis and beyond:Development》(图像分析及其他方面的学习:发育)首次提出了“自主心智发育”的概念,即:机器人模仿人脑的发育过程,利用一个类人脑的自然或人工嵌入式系统,在自主心智发育程序(基因编码或人工设计)的控制下,通过其自身的传感器和效应器与环境(包括内在环境极其组件)的实时交互,自主完成心智的发育。自主心智发育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的不同之处表现在:自主心智发育机器人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任务,必须要对未知可能发生的任务生成合理的表示,要像人一样进行在线学习。另外自组织特性也是发育机器人的独特之处,在没有人类进行干扰的情况下,自主心智发育机器人需要保证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37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投影装置
- 下一篇:透镜及使用该透镜的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