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空气弹簧悬置驾驶室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3444.7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0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武小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10 | 分类号: | B62D3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空气 弹簧 悬置 驾驶室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浮式空气弹簧悬置驾驶室控制系统,特别用于重型汽车全浮式驾驶室。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中重型卡车生产公司如奔驰、斯堪尼亚、曼等生产的中重型卡车均采用全浮式悬置驾驶室,国内生产的中高档重型卡车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全浮式空气弹簧悬置驾驶室。但是,国内外中重型卡车全浮式空气弹簧悬置驾驶室均采用机械式高度阀控制,使得空气弹簧悬置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驾驶室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无法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实时且有效地调整和控制装配有全浮式空气弹簧悬置驾驶室的重卡车辆驾驶室姿态。本发明提供一种精准、高效的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智能空气弹簧悬置驾驶室控制系统包括左前侧空气弹簧3、右前侧空气弹簧16、左后侧空气弹簧7、右后侧空气弹簧9和经由管路分别与上述空气弹簧气体相连通的储气筒12,在储气筒12和上述空气弹簧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前侧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15、右前侧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13、左后侧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8和右后侧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11,还包括用于检测上述空气弹簧高度的左前侧高度传感器4、右前侧高度传感器14、左后侧高度传感器6和右后侧高度传感器10,其中,上述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和上述高度传感器通过线缆与控制单元5电连接,控制单元5根据上述高度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控制上述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的开闭。
其中,上述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还集成有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述空气弹簧中的气压,控制单元5根据气压传感器检测的气压信号控制上述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的开闭。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还包括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和制动信号传感器2,控制单元5通过线缆与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和制动信号传感器2电连接,并根据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和制动信号传感器2的检测信号控制上述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的开闭。
本发明实现如下的技术效果:控制系统能够精准、高效的控制空气弹簧悬置,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控制装配有全浮式空气弹簧悬置驾驶室的重卡车辆驾驶室姿态,最大限度的发掘驾驶室全浮式空气弹簧悬置的优势,提供前所未有的驾驶重型卡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空气弹簧悬置驾驶室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方向盘转角传感器2、制动信号传感器3、左前侧空气弹簧4、左前侧高度传感器5、控制单元6、左后侧高度传感器7、左后侧空气弹簧8、左后侧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9、右后侧空气弹簧10、右后侧高度传感器11、右后侧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12、储气筒13、右前侧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14、右前侧高度传感器15、左前侧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16、右前侧空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对智能空气弹簧悬置驾驶室控制系统作进一步的说明。控制系统包括左前侧空气弹簧3、右前侧空气弹簧16、左后侧空气弹簧7、右后侧空气弹簧9和经由管路分别与上述空气弹簧气体相连通的储气筒12,在储气筒12和上述空气弹簧之间分别设置有左前侧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15、右前侧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13、左后侧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8和右后侧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11,还包括用于检测上述空气弹簧高度的左前侧高度传感器4、右前侧高度传感器14、左后侧高度传感器6和右后侧高度传感器10,其中,上述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和上述高度传感器通过线缆与控制单元5电连接,控制单元5根据上述高度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控制上述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的开闭。
其中,上述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还集成有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述空气弹簧中的气压,控制单元根据气压传感器检测的气压信号控制上述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的开闭。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还包括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和制动信号传感器2,控制单元通过线缆与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和制动信号传感器2电连接,并根据方向盘转角传感器1和制动信号传感器2的检测信号控制上述空气弹簧充放气电磁阀的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34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