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3279.5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曾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梓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1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递装置,主要以油压为动力的电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都是电驱动,一旦停电就无法运行,而且电梯下降的动能无法储存,全部浪费掉。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电梯一旦停电就无法运行以及电梯下降的动能因无法储存而全部浪费掉的这些缺点,本发明在水压动力机(专利号ZL2013201178303)的基础上设计利用形成,在这里的水压动力机改称油压机、进水口改称进油口、出水口改称出油口,先把电梯下降时的动能转变成势能储存起来,到电梯升高时再把势能变为动能驱动电梯攀升,只要高压油罐(4)中的润滑油足够多,即使停电,电梯也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经济效益一是原理简单,机件少且易制,低成本、高收益,二是节能环保。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图1、图2、图3所示,本节能电梯主要部件包括:电动油压机(1)、油压机组(2)、常压油罐(3)、高压油罐(4)、开关(5)、油管(6)等部件,电动油压机(1)由电动机与油压机组成,油压机的进油口用油管(6)与常压油罐(3)连通,出油口用油管(6)与高压油罐(4)连通并设置叶瓣(9);油压机组(2)由多个大小不一的油压机组成,由小到大安装在同一转动轴(10)上,后油压机功率是前油压机功率的两倍,每个油压机的进油口用油管(6)与常压油罐(3)连通,出油口用油管(6)与高压油罐(4)连通并设置开关(5)、叶瓣(9),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用开关(5)控制连通;在高压油罐(4)顶部设置气嘴(7),内放空心钢球(8)。
同样的机理,本发明稍微修改,就成车辆刹车储能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单个油压机,油压机的进油口用油管(6)与常压油罐(3)连通,出油口用油管(6)与高压油罐(4)连通并设置开关(5)、叶瓣(9),在车轴上加装自动咬合刹制器(专利号ZL2013204682104,简称刹制器)和带齿单向离合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节能电梯的油压机外观图。
图2是节能电梯的油压机结构图。
图3是节能电梯主要部件结构图。
图4是车辆刹车储能器结构图。
图5是带齿单向离合器结构图。
图3、图4、图5中:1电动油压机,2油压机组,3常压油罐,4高压油罐,5开关,6油管,7气嘴,8空心钢球,9叶瓣,10转动轴,11带齿离合盘,12离合腔体,13滚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因水压动力机(专利号ZL2013201178303)既可作为动力机使用,也可作为抽水机使用,所以该机在高压油的作用下会产生动力,在外力的作用下可把油压入高压油罐(4)中。
图3所示实例,高压油罐(4)通过气嘴(7)注入一定量的高压气体,电动油压机(1)通电后不断地把常压油罐(3)中的润滑油压入高压油罐(4)中,常压油罐(3)的润滑油不断减少,高压油罐(4)中的润滑油不断增多,油压也不断增大,叶瓣(9)控制润滑油只能流入高压油罐(4),不会倒流,当高压油罐(4)中的润滑油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油压控制电源开关断电,停止压油;当高压油罐(4)中的润滑油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再通过油压控制电源开关通电,继续压油;当关闭油压机组(2)中某一油压机的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开关(5),同时打开出油口与高压油罐(4)之间的开关(5),高压油罐(4)中的润滑油就挤压该油压机转动做功,电梯获得升力上升;反之电梯下降时,转动轴(10)受反方向的重力作用反转,关闭油压机组中某一油压机的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开关(5),该油压机就会把常压油罐(3)中的润滑油从叶瓣(9)压入高压油罐(4)中,阻止电梯下降,同时把动能转变成势能;当打开油压机组(2)中某一油压机的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开关(5),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油压相同,油压机的转动轴(10)可自由正反转动,同时关闭出油口与高压油罐(4)之间的开关(5),防止高压润滑油流出,浪费能量。
所以只要进油口与出油口之间的开关(5)被关闭,该油压机就进入工作状态,需要升力时,才打开出油口与高压油罐(4)之间的开关(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梓,未经曾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32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
- 下一篇:电子设备薄型化双轴联动枢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