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生物陶瓷义眼台、制备工艺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2764.0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1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熙;卢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建熙;卢霄 |
主分类号: | A61L27/56 | 分类号: | A61L27/56;A61L27/10;A61F2/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生物 陶瓷 义眼台 制备 工艺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生物陶瓷义眼台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是通过精准控制模具和造孔支架而制备出标准球形多孔生物陶瓷;通过调控义眼台表面或/和内部结构而形成不同性能和用途。本发明的工艺能制备均质型、中空型和可缝合型多孔生物陶瓷义眼台,以及梯度多孔陶瓷义眼台。其优点①材料结构符合组织生长和血管化的要求,使义眼台在机体内能形成永久性生物整合。②高孔隙材料而质量较轻,有利于充分保留义眼活动度。③梯度多孔陶瓷结构能大大降低表面粗糙度,有效减少植入的义眼台对眼眶骨的磨损。④可缝合结构有利于组织缝合和固定,尤其对眼球动力肌在义眼台上的固定是必不可少。本发明的义眼台应用于眼科医学领域中眼球缺失的形体修复和精神创伤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不同结构和不同性能的多孔生物陶瓷义眼台及其制造工艺,该义眼台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因肿瘤、外伤和感染等原因不得不摘除眼球的患者,在术后未能及时的植入人工义眼台,使得眼球缺失给患者带来的精神痛苦远远大于肉体创伤。随着需求存在而就形成了义眼修复技术,其中包括义眼台(又名为义眼座或义眼胎,orbital implan)植入术,也就是在患眼摘除眼球后植入球型人工体,并在其表面复盖一层结膜和配制义眼片。义眼台能起到填充和运动枢纽作用,为使植入义眼台能够活动,在眼球摘除手术中将4条直肌末端与义眼台缝合在一起,或采用眼内容物剜除术(不需要剪断眼肌肉)在眼球壁内直接植入义眼台。通过植入义眼台的活动带动义眼片活动,最终能够达到满意的逼真效果。义眼台植入术已被广泛用于矫正眼球摘除或者萎缩所产生的眼睑凹陷畸形。义眼台具有多种型号,可以根据眼腔内部的形状大小来选择性植入。曾有使用过金属、玻璃、陶瓷、象牙和硅胶球作为义眼台进行修复和整容。但由于上述材质的产品存在①质量过重易于脱落和限制活动度;②组织无法长入材料和固定义眼台;③眼球动力肌肉无法缝合固定于义眼台,造成术后义眼无法自动等缺陷,限制了义眼整容术的发展。
直到上世纪80年代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台的出现,由于羟基磷灰石表面结构、摩擦系数、比重、导热性与绝对强度等方面与人体的松质骨十分相似,用其制作的多孔活动义眼座具有高度组织相容性,无毒性和抗原性,并且有重量轻的优点。将其植入眼眶后易血管化,不会因眼座过重而发生下睑松驰和下垂等并发症。尤其是此眼座的互通多孔微结构使得假体周围血管和组织易于长入,通过内生纤维血管与宿主整合,减少植入物的排出或移位及减少继发感染提供有利条件,血管长入使眼座成为肌锥内组织的一部分。羟基磷灰石很难降解,故是眼科最理想的长期填充物。为手术提供方便、减小难度和提高成功率,特别使无巩膜的陈旧性眼球摘除患者的义眼修复手术成为可能。目前多孔材料义眼台已解决了质量过重和组织长入问题。但是,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①多孔材料的血管化和组织长入质量对术后效果的影响?②如何避免硬质义眼台对眼眶骨形成的磨损?③如何在术中将眼球动力肌固定于义眼台的合适部位和方式?本发明旨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精准控制备模具和造孔支架的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最终达到生物陶瓷义眼的相应特征和多功能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物陶瓷义眼台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是通过精准控制模具和造孔支架而制备出标准球形多孔生物陶瓷;通过调控义眼台表面或/和内部结构而形成不同性能和用途。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能生产出均质型互通性多孔微结构1生物陶瓷,可根据组织生长和血管化的要求制备相应结构,使义眼台在机体内能形成永久性生物整合。该义眼台为高孔隙(>70%)结构,质量轻于1.2g/cm3,有利于充分保留义眼活动度(图1中a)。
本发明的义眼台能被制成中空型球体,使整体质量更轻。该工艺是通过控制造孔支架的烘干程度来进行灌注陶瓷浆液,使浆液不能渗透到支架中心,最终制品中心形成空腔2,腔体大小可根据造孔支架的干燥程度和剩余水量来确定(图1中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建熙;卢霄,未经卢建熙;卢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2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电池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荧光透镜应用于大功率LED的封装结构